市民政局组织各方力量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社区居民

办好微实事 点亮微心愿

2022年03月04日惠州日报民生
字号:T|T

为深入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更好组织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更多资源、服务下沉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9月,《惠州市民政局实施“惠民微实事”民生服务机制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我市开始探索“办好微实事,实现微心愿”的工作新模式。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市民政局城乡社区治理指导中心依托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链接广东省民政厅“牵手行动”“圆梦红包”项目、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资源,为16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

走访困境儿童送去点滴关爱

为让困境儿童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民政局城乡社区治理指导中心联合惠州“双百社工”督导中心和社工团队,通过镇(街)社工站摸查以及镇(街)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共为4名散居孤儿、1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1名困境儿童申报了“微心愿”。通过省民政厅“牵手行动”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资助,为许愿儿童带去自行车、学习机、床上用品等礼品。同时,社工站社工们还将这些困境儿童纳入个案管理,按实际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让孩子们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帮扶。

小晴(化名)属于散居孤儿,今年15岁,智力残疾三级,父母均已离世,现与爷爷叔叔同住。哥哥在县城打工,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目前享受低收入家庭救助。今年1月28日,蓝田乡社工站社工与小晴所在村委干部一同入户探访小晴,在寒冷的春节前夕为她送上圆梦礼物——秋冬床上用品。

小艺(化名)今年就读二年级,成绩优异,是一位乐观开朗的女孩。她的父亲已去世,母亲精神异常要住院治疗,小艺跟随外婆生活,目前享受事实无人抚养福利待遇。她的梦想是有一台学习机。在社工为她送去学习机时,她非常高兴,还现场给社工表演了舞蹈。

不断满足困难群体“微心愿”

“欢迎社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市民政局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目前“惠民微心愿”项目仍在持续实施中,市民政局城乡社区治理指导中心将继续联合“双百社工”督导中心和社工团队,继续关注困难群体,整合社会资源,满足他们的“微心愿”。

该负责人说,“惠民微实事”的服务内容主要是以满足群众、社区需求的“微项目”,适时稳妥开展满足个人、家庭“微心愿”的活动;引导服务项目聚焦于老旧小区和兜底民生服务对象、老幼病残等。

据介绍,“微项目”主要服务于社区性、群体性、单个项目资金量少、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惠民小项目。包括以美化村(居)环境,致力于提高社区治理服务水平的便民工程项目和满足特殊群体服务需求的公益服务项目,侧重服务于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困难(特殊)群体较多的小区等。

“微心愿”主要指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所需的帮扶服务,主要对生活水平较低的困难群众,通过开展小活动组织群众,解决小问题服务群众,做好小事情造福群众,使“完成心愿”活动成为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过程。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邹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