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恒。

赏心悦目的村容村貌。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村道两旁,大红灯笼挂上枝头;小公园里,各色鲜花竞相绽放;篮球场上,闪动着青少年切磋球艺的身影……走进惠城区江南街道七联村,这样美丽整洁、惬意和谐的场景随处可见,村民也纷纷赞叹这几年七联村越来越美了。
每次听到村民的赞叹,七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志恒都感到很欣慰,更加坚定5年前自己回到村里的决定是正确的。
林志恒上任后,抱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带领村委班子成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把七联村打造成为环境美丽、村民富裕、品质提升的美丽宜居村。因表现突出,林志恒去年7月获评惠州市乡村振兴先进村党组织书记。
投身家乡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从市区江北出发,经过第三东江大桥,驶入惠新大道,再拐进梅湖大道,只10来分钟就到达七联村村委会。记者感叹,与前几年到七联村采访一路颠簸相比,现在的道路顺畅平稳多了。林志恒听了,颇为自豪地说:“不只是道路,七联村这几年的变化可大了。”
今年56岁的林志恒在七联村出生长大,早年在外经营事业,而后先后当选为惠城区人大代表和惠州市人大代表。当上人大代表后,林志恒非常关注基层的社情民意,曾领衔提出农村安装有线电视、改造梅湖大道、完善公交站点等多个建议。
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同时,林志恒愈加关注家乡发展。七联村位于惠城区西部、东江南岸,风景秀丽,位置优越。但此前因为道路、规划等原因,虽然挨着市区,发展却相对缓慢。林志恒由此萌生了投身家乡建设的想法。“建设家乡,服务村民,需要平台。”林志恒于2017年通过选举,成为七联村村委会主任。
上任之初,林志恒发现村道大多是泥路,卫生比较脏乱……而那时,七联村周边的江南大道、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已动工建设,制约村里发展的交通瓶颈即将打通。“如果村里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将来又怎么能抓住发展机遇?”林志恒当即下定决心,“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为此,林志恒和村干部开始寻找政策支持,多方筹集资金,一点点改善村里的民生硬件设施。这几年,七联村完成村道硬底化10公里、水环境整治2.4公里、农房微改造48间,亮化绿化也跟上来了,户户通了自来水、网络……七联村的蜕变也由此开始。
整治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建设小公园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林志恒带领村干部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垃圾、除杂草、治污水大家都很支持,但是到了要拆除废旧猪圈、乱搭建的窝棚和断壁残垣时,个别村民有意见了。
“上任之前,我没有太多管理村务的经验,但是我深知,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林志恒说,七联村按照“党支部引领、党员全参与、群众快跟上”的方法,鼓励全体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党员带头拆除废旧猪圈;党员带头清理村道巷道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党员干部主动上门走访,耐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小组对要拆除的地上附着物进行拍照、登记、留底,消除村民的顾虑……通过这一项项工作,村民看到村里环境在变好,也主动搞好门前屋后的卫生。
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地,七联村争取上级支持,因地制宜建设休闲广场、小公园等。津头湖党建小公园、下梅湖文化公园……目前七联村已建起5个各具特色的小公园,成为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记者留意到,每个公园都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管护者的姓名。“这是我的一份责任。”上梅湖人大主题公园的管护者林小羽说,许多村民都会一起守护这个公园的环境,包括除杂草、捡垃圾等。
“只有长效管护机制建起来,村里环境才能持续改善。”林志恒介绍,除设立管护者外,七联村还制定了“义务劳动”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卫生家庭标兵户评比红黑榜等机制,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共同参与并维护村里环境卫生。
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成为七联村党支部书记后,林志恒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随着惠新大道、梅湖大道、江南大道相继通车,有着超8公里江岸线的七联村渐渐为更多人认识。近两三年来,部分知名企业在这里“抢滩登陆”,碧桂园等房企投入巨资开发楼盘;顺丰速运粤东总部项目在此落户并已动工建设……如何利用好这些项目落户带来的机遇,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是林志恒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七联村没有什么特色产业,以出租土地和厂房为主,空守着好山好水,却没开发利用好。”林志恒说,“做好规划,打好基础是关键。”
去年,凭着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打下的良好基础,七联村在惠城区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擂台赛中获得第一名,获得一笔建设美丽宜居精品村的资金。
利用这笔资金,七联村结合当地特色,规划在津头湖村民小组打造渔家文化特色村。“我们村在东江打鱼的历史已有200多年,目前有54艘有证的渔船。”津头湖村民小组组长高观辉介绍,计划在村里打造“渔人码头”、渔家集市、渔家文化展示馆、沿湖步道等,发展文旅产业,进而带动餐饮民宿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述工程的建设已初现雏形,很快可陆续投入使用。看着七联村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林志恒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还要利用辖区山水资源,认真谋划‘十里江南大美七联’,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标杆。”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