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清新的龙门南昆山。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龙门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记者近日从广东龙门“中国天然氧吧”授牌活动中了解到,去年,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对2018年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地区的复查工作,经过初审、实地复查、评审及公示等工作,龙门县成功通过复查,继续保持“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据官方资料显示,龙门县于2018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是2018年广东省以县域申报成功获此称号的唯一县域,也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域。
生态良好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73.91%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游客选择到龙门放松心情、呼吸新鲜空气,醉情于龙门秀丽山水之间。
大年初一清晨6点,来自惠城区的游客邓继锋陪家人早早守在南昆山九重远眺景点,等待农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南昆山上空气好几乎已经成为共识,但只有身在此处,才能真正感受到龙门良好的生态环境,真的是大自然的馈赠。”该游客说。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康养保健,龙门把旅游与康养有机结合,让游客们在游青山、泡温泉的同时,还能呼吸到饱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
蓝天、碧水、净土……构成了一幅蓝绿交织的生态龙门美丽景象。申报“中国天然氧吧”,龙门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气候条件。
据介绍,申报“中国天然氧吧”需符合“年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达‘舒适’的月份不少于3个月,年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不低于1000个/立方厘米,年均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不大于100,旅游设施齐全、服务管理规范”等基本条件。
“龙门县之所以能继续保持‘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与该县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龙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慧玲介绍说,龙门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为成功保持“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提供了有力支撑。龙门生态环境优美,拥有5个自然保护区和16个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73.91%,特别是南昆山生态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6.93%。众多生态禀赋让龙门县负氧离子保持在较高水平,空气质量多年保持全市第一。
龙门县气象台台长杨智认为,龙门县保持“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是实力认证,当之无愧。“过去几年,龙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超9成,达328天以上。全县森林区域的空气负氧离子水平普遍较高,超过3500个/立方厘米。从气候方面来看,龙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避暑、避寒、四季温和等养生功能的气候特征,全年适宜旅游。”
龙门不仅有着良好的空气环境和森林资源,地表水资源也非常丰富。据了解,龙门水质不断提升,且一直保持在较好水平。据相关文件资料显示,2020年,龙门县各个监测断面和饮用水资源均达到相应标准,水质总体优,翁坑河断面水质明显提升,由“良好”提升为“优”。
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龙门处处有青山,是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休闲名城。自2018年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以来,龙门县委县政府持续部署推动“中国天然氧吧”全域旅游发展,狠抓绿色生态,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与此同时,“中国天然氧吧”的品牌效应也给龙门县旅游、生态、经济等带来了极大促进作用。成功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后,不少投资商对相关产业投资热情高涨,诸多企业慕名到龙门投资兴业。
惠州龙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大稳是安徽人,从事吉他制作行业20多年。2020年,他把厂房安置在龙门,除了看好龙门的投资环境,也爱上了龙门良好的生态环境。
“来了龙门以后,发现这边温泉、农家菜馆特别多,空气比大城市好很多。每个客户都很喜欢龙门。”吴大稳说,除了便利的交通、稳定的就业人员、优惠的租金等因素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他选择留在龙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相较于2018年(28.35亿元),2019年龙门县生态项目引资金额达到69.88亿元,同比增长146.5%;2020年生态项目引资金额达到215亿元,比2018年增长658.4%,创下近年新高。
清新的空气、宜居的环境等也得到了不少“新龙门人”的青睐。“来龙门这边工作后,发现这里的空气、环境各方面都非常好。周末的时侯,我喜欢去碧道、公园晨跑、散步。很惬意。”市民小胡说。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继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与‘中国天然氧吧’金牌,从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项目建设、资源整合、农林文旅融合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全域旅游质量提升,促进生态经济和‘中国天然氧吧’旅游产业发展。”吴慧玲表示。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