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涛娟。

李晓惠。

钟丽兰。

黄诗婷。

惠州华康医院外景。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各行各业女性的付出与奉献。女性医护人员,常常舍小家为大家,行仁爱之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奉献。
近日,记者采访了惠州华康医院(以下简称“华康医院”)4名女性医护人员。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治病救人无私付出。她们锤炼精湛医技,始终以解除患者病痛为目标。她们心怀医者仁心,总是为患者带来温暖与真情。
叶涛娟
用中医技法
为患者解除病痛
“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病痛。”这是叶涛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业近40年来,她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叶涛娟是华康医院中医科主任,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她,“望闻问切”从不松懈,坚持对患者详细诊治,详聊病情,甚至愿意当患者的情绪“垃圾桶”,对患者始终怀着一份悲悯心。她以掌握的中医技法,为大量患者解除身心病痛。
精湛医术收获大量“粉丝”
叶涛娟今年已经近60岁,但看起来却只有50岁的样子。“我是惠州华康医院筹备人之一。”叶涛娟说,从惠州华康医院创立开始,她就一直在医院工作。出生中医世家,再加上自身的学习,叶涛娟不断钻研学习中医技法,并运用到诊疗中。
12年前,曾经有兄弟两人深受荨麻疹困扰,四处就医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治,后经人介绍来到惠州华康医院求医。“开始是弟弟听人介绍过来看病,他已经患荨麻疹15年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开方治疗,病症得以痊愈,然后就介绍澳门的哥哥过来。”叶涛娟说,兄弟两个人经过治疗后病症得到根治。“他们打电话来告诉我长达十余年的困扰解决了,我也为他们高兴。”
在华康医院的30多年间,叶涛娟的医术不断得到患者认可,“粉丝”队伍越来越庞大,其中不乏跟了她20多年的“铁粉”。这些“粉丝”有惠州本地的,也有来自省内外其他城市的,香港、澳门等地区都有患者慕名而来。
善心仁术助患者重拾健康
叶涛娟秉承善心仁术,在治病救人过程中,经常帮助患者。“我们主任看到患者不够钱抓药,还总是自掏腰包,给患者补齐药费。”华康医院中医科医生张熠艳说。叶涛娟对记者表示:“不能让患者因为钱不够少抓药,得到有效的治疗是最重要的。”有些焦虑抑郁的患者,找叶涛娟就诊时,往往忍不住吐出自己的伤心事、难事,叶涛娟总是耐心聆听,甘当患者的情绪“垃圾桶”,让患者有倾吐的机会。“患者愿意和我说,说明他们信任我,而且这也是一个倾诉的渠道,能缓解他们的病情。”
叶涛娟有时看到一些患者信息,还会主动联系帮助患者。10多年前,报纸上刊登了一名13岁的少女患骨髓炎面临截肢,但家庭困难需筹集医疗费的消息。叶涛娟看到后于心不忍,主动打电话邀请少女过来进行中医治疗。“当时她患病的大腿肿成厉害,不断流脓。”叶涛娟给少女开方用药,每天还亲自用中药为她清洗患肢。50多天后,少女的骨髓炎痊愈,一生的命运就此被叶涛娟改写。
“做医生就是要全心全意治病救人。”叶涛娟说,从医这么久,她始终坚持这一观点,只要看到患者痊愈的笑容,她就满足了。
李晓惠
精湛医技高尚医德
赢得患者肯定
面目慈和,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和患者说话时,耐心而又温和,这是华康医院内科门诊主任医师李晓惠教授给人的印象。自从李晓惠来到华康医院主持内科工作,该院内科发展迅速,科室从一名主任医师增加到3名,每月门诊量从200多人次,增长到了1000多人次,一年门诊量达上万人次。内科门诊量迅速攀升的背后,是广大患者对李晓惠所带领的华康医院内科医护人员医德医技的肯定和信任。
一心为患者着想 耐心给患者解惑
李晓惠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随后进入吉林白求恩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从事临床工作。2017年,李晓惠来到华康医院内科工作。
在诊疗过程中,李晓惠始终坚持一片仁心对待患者,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曾经,一名患者患上了糖尿病,因个人原因,无法住院治疗。在评估患者病情后,李晓惠认为患者可以在家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为了让患者在家也能得到精准治疗,李晓惠手把手教患者测血糖、注射胰岛素。“患者回去之后,我会在微信指导他,还会关注他的血糖数据。”李晓惠说,这样患者即使无法住院也能得到有效治疗。
为了更好地治疗患者,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我很愿意把手机号码和微信给患者,告诉患者有需要时就联系我,不用有心理负担。”平时门诊出诊不看完最后一个患者,李晓惠就不会下班,加班自然也成了常事。
精湛的医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高尚的医德,使李晓惠赢得了患者的信任。经过患者们的口口相传,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华康医院内科门诊求医。
专业养护服务助华康医院获评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这是我的一位病人送给我的永生花。”采访中,李晓惠拿出手机给记者看照片。照片里是一束蓝色的永生花,附着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感谢您对所有患者永不落幕的爱。李晓惠告诉记者,送花的患者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在华康医院养护院接受安宁疗护。当时这名患者已经到了生命末期,全身疼痛和水肿,李晓惠在工作中想方设法让患者减轻身体的疼痛,关怀她的心灵。患者感受到李晓惠的医者仁心,用永生花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心。
记者了解到,李晓惠在华康医院除了负责内科门诊工作,还负责华康医院养护院的工作。“我们养护院有100多名老人和一些需要安宁疗护的患者。”李晓惠说,内科和养护院工作息息相关,老人和患者需要定期体检,同时需开通绿色通道,让老人生病可以及时诊疗。专业的照料和医疗服务,李晓惠和同事们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2020年,华康医院被评为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是惠州唯一一家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除了完成内科门诊和临床工作,李晓惠还对华康医院年轻内科医师进行带教培养。“我们医院特别重视年轻医师的培养,我也愿意把医技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的新兴力量。”李晓惠的口传心授,不仅把精湛医技传承给华康医院的年轻医生们,还用实际的行动影响着年轻一辈的医德医风。
钟丽兰
为一线护理工作
质量与安全保驾护航
华康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科护士长钟丽兰,说话时总是带着微笑,谈起自己的工作时也总是自然流露出自豪感和幸福感。据了解,华康医院护理部人数约占全院人数的40%,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在工作中不断推进高质量护理服务,全面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全方位确保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性照护。
践行双中心理念提升护理质量
“管理是一个实践过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是正确地做事。”这是钟丽兰的管理理念。“从专业出发,做什么是护理部的工作职责,怎么做是我们的标准作业书/操作规程,结果怎么样是我们的工作质量考评。”钟丽兰说,从事临床工作10多年,自己深深体会到这点。
在具体工作上,钟丽兰深入科室了解护理人员思想动态,督促全院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指导各护理单元完成基础护理工作,抓好护理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同时,她落实护理部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定时组织护士长检查、监督、学习和经验交流,每月、每季度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异常指标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跟踪改善情况,将规范的方法进行培训推广,规范护士行为,促进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在工作中,钟丽兰持续运用RCA、PDCA、QCC等管理工具指导护士长进行质量管理,使大家了解和掌握并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不断优化流程,改善临床服务,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前后对比、效果跟进、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此外,她还注重护理学科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外派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参加各类学习研讨班,掌握护理前沿信息;重视专科护士培养,提升专科照护能力,根据医院专科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专科护士,以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
深入临床一线督导护理工作
尽管现在在护理部的管理岗位上,但她始终牢记分管领导张瑞常副院长语重心长的交代:务必深入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进行指导和督导,一方面,了解大家的工作需求;另一方面服务于临床,为临床提供支持保障,帮助临床护理单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年轻护士长识别风险的能力,为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从而可以聆听一线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心声,促进科室的科学化管理,同质化管理,只有不断改进,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提升,才能与时俱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钟丽兰介绍,近两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护理部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快速反应,积极部署,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合理、科学地协调和安排,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全力以赴投身到应对疫情防控的战斗中。进一步规范住院患者陪护管理,亲临现场指导全体护士长做好本病区患者的陪护及探视管理工作,积极主动指导填写健康申报卡、陪护证申领等,从而为确保病区安全,减少交叉感染,为进一步规范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护理工作平凡而伟大!”钟丽兰说,自己将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为护理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黄诗婷
让老年患者得到
全方位专业照护
华康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安宁疗护专科护士黄诗婷,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余,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及管理经验,带领老年病科护理团队致力于老年患者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及终末期患者的照护,让老年病科的每一位患者得到了身、心、社、灵全方位的专业照护,获得许多患者及家属的肯定与表扬!
为患者提供专业而周到的护理服务
众所周知,老年病科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在工作中,黄诗婷带领科室护理姐妹们克服一切困难,不怕脏、不怕累,迎难而上,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专业、细心、耐心的护理服务。
黄诗婷说,在老年病科高龄患者占大部分,有瘫痪卧床几十年,疾病导致全身压力性损伤的;有癌症长期放疗化疗的,也有孤寡老年人等。黄诗婷非常重视患者的护理问题,指导护理人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护理目标,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叮嘱护理人员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既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也能得到护理人员全程延续性的专业照护。
黄诗婷介绍,老年病科的护理人员始终坚持对患者以同理心相待,护理团队24小时守候,除了负责病房的治疗护理,还积极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帮助订餐,翻身拍背等工作,一个个在患者床边围转的护理人员的身影,是让患者安心的所在。“每次看到患者虽然受到疾病折磨,但因为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而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我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苦与累瞬间化作动力,让我更加坚定信心,在老人护理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黄诗婷说。
热爱护理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
黄诗婷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参加了由中华护理学会组织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学习班,脱产学习2个月,并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实践1个月。专业的学习,让她对安宁疗护病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即使是走到人生终点,也应该得到精心的照护。”黄诗婷说,在安宁疗护的过程中,要以临终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提高临终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让黄诗婷印象深刻的,是一位80多岁肿瘤晚期的安宁疗护患者李奶奶。刚住院时,李奶奶总是发脾气,不配合护工的护理,睡眠差,有时一整天都不说话。黄诗婷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耐心地与李奶奶谈心。刚开始李奶奶不愿交流,但是黄诗婷总是面带微笑,用同理心及温暖的话语与之谈心,慢慢地得到了李奶奶的信任。李奶奶敞开心扉,与黄诗婷诉说自己的内心想法。原来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非常希望唯一的儿子能经常陪伴自己,但又担心影响孩子的工作,内心很无助。黄诗婷握住李奶奶的手,对李奶奶的心情表示理解,鼓励李奶奶大胆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孩子的爱。同时她还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约谈,取得了家属的配合与理解。第二天李奶奶的儿子向单位请了假,每天陪伴在李奶奶的身边,与李奶奶谈心、回忆过去,也表达了对李奶奶的爱与感谢!一周后,李奶奶安然离世,她儿子陪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没有任何遗憾。处理完后事,李奶奶的儿子再次来到老年病区,两眼泛着泪光地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感谢全体医护人员对他母亲的精心照护,让他母亲走得安详,也让他自己不留遗憾。
黄诗婷说,经过学习安宁疗护专科知识之后,更能理解患者的痛苦,体会到他们同样需要关爱。她说,台湾安宁疗护之母赵可式博士对安宁疗护做了最好的诠释,生生世世即三三四四,三:善生、善终、善别;三:身体平安、心理平安、灵性平安;四:全人、全家、全队、全程;四:道爱、道谢、道歉、道别。黄诗婷说,这让她对生命有了更高的敬畏,也对安宁疗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热爱护理工作,更加积极地探索、实践安宁疗护服务,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方莲花
见习记者李佳颖 通讯员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