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漆之美,坚牢于质,光彩于文。在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漆与艺的结合,是一道古朴雅致、细腻滑润、富丽堂皇的风景。小到首饰餐具,大到家具屏风,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生命力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非遗的光彩在保护与发展中更加迷人。
迎着朝阳,85岁的薛生金走进工作室,在宁静的艺术时光里沉浸五六个小时。薛生金是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说,平遥推光漆器有2000多年历史,唐代负有盛名,明清得到繁荣发展,是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过去平遥漆器主要以家具为主,老百姓对漆器的需求量很大。
华贵、光亮,是平遥推光漆器最明显的特征。这与它的制作工艺分不开。平遥推光漆器制作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工序。其中,描金彩绘工艺,反复推光让漆器看上去流光溢彩。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传承、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各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平遥推光漆器是非遗发展的一个缩影。平遥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霍文忠说,近10年来,在各级政府帮助下,平遥建设了非遗数据库和非遗综合传习中心(平遥县非遗展览馆),对濒危非遗进行抢救记录,尤其对王氏妇科和票号文化开展课题研究和田野调查,出版了《平遥票号史料》《晋商镖局》等书籍,对全县137项非遗都有促进作用。
今年是虎年,国家级非遗布老虎黎侯虎销售火爆。传承人李小梅过年期间就接了20万元的订单。很多人通过网络看到她的作品,慕名联系购买。李小梅在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带动百余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