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山村文化广场。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建筑外立面改造彰显文化气息,打造色彩缤纷的百亩花海,在荷花池塑造“莲文化”……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石湾镇湖山村依托自身资源,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提质、生态提标、生活提档,高质量打造特色乡村振兴样板。
日前,记者走进湖山村,只见开阔的池塘边伫立起整齐划一的棕色护栏,两旁的居民楼换上了新装,看上去整洁有序。这是美丽宜居示范村景观带项目建设给湖山村带来的变化。
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继枝介绍,湖山村景观带建设主要围绕大塘一带进行全方位改造,打造田园景观区、鱼塘边景观区,连片构成美丽乡村景观带,通过打造旅游景观带,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沿着平坦的柏油路驶入湖山村,错落有致的农房呈现出统一的米黄色色调;沿线水塘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远处的工地上不时传来阵阵施工声……去年10月,石湾镇建立2021年湖山村美丽乡村预备项目库,包含村庄风貌提升、路面改造、绿化美化、公共服务等11个项目,总金额约1768万元。如今,多个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项目库里,有一个缤纷花海项目。按照规划,这片花海将分区种植一串红、矮牵牛、孔雀草等时花植物,同时修建凉亭、景观灯、鹅卵石路面等设施,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游玩打卡。另外,该村还在花海配套停车场工程,将提供256个车位。
未来,该村将结合花海的自然景观,提升现有鱼塘新建栈道景观,在大塘边新建景观人行道,形成三景相互呼应的格局。此外,围绕花海与村委合作经营采摘区,拓展农业研学等功能,在丰富景点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打响湖山村美丽乡村的品牌与知名度。
周继枝对该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待停车场项目完工后,将通过适当收费来增加村集体收入。他还盘算着对旧厂房等物业进行升级改造,把厂房、羽毛球馆等改造成文旅项目、餐饮服务项目等,继续壮大村集体收入。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李燕文 通讯员陈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