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惠东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抓好“三个环境”建设

培育涉海产业集群 打造海洋协同发展区

2022年03月30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惠东县滨海资源丰富。这是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巽寮渔港。

惠东县滨海资源丰富。这是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巽寮渔港。

昨日,中国共产党惠东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着力抓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等“三个环境”建设。

来回穿梭的运输车辆、忙碌的工人、不断作业的浇灌机器……同日,位于该县白花镇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各个施工现场一片忙碌,该县正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惠东县朝着打造稔平半岛清洁能源新技术综合应用试验区的方向加快迈进,助力惠州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和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同时,深度融深融湾,激发更大更强活力。主动靠前承接深圳等先进地区产业外溢,积极参与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省沿海经济带建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涉海产业集群,打造惠东与深圳两地海洋协同发展区。

大平台

打造清洁能源新技术综合应用试验区

中共惠东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惠东县将稳步推进太平岭核电项目一期建设,力促二期获得核准。加快惠州港口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惠州LNG接收站建设,启动LNG码头工程项目。推动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尽快核准和全面动工,用好全县抽水蓄能电站站点普查成果,做好其他条件成熟站点的前期准备工作。

同时,加速推进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配合推动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上升为国家实验室。抓好清洁能源产业链延伸及协同发展,朝着打造稔平半岛清洁能源新技术综合应用试验区的方向加快迈进,助力惠州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和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协助与中国化学、恒力集团等龙头企业招商洽谈工作,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助力惠州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加大力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确保润泽项目首期顺利投产,加快中国移动、万国等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效应,助力惠州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将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提质增效作为惠东县委的第四件大事,以承接深圳产业外溢主战场、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全面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盘活利用园区闲置低效用地,提高入园标准,完善基础设施,下决心推动园区做大做强。

融深融湾

建设大湾区休闲度假和康养旅游高地

惠东县滨海资源丰富,海水清澈干净,是不可多得的潜水胜地。经过多年发展,以浮潜为主的惠东县涉海产业逐渐有了雏形。大力发展涉海产业,是惠东深入推进融深融湾的有力举措之一。

会议提出,推动产业互补,优化招商引资策略,主动靠前承接深圳等先进地区产业外溢效应,积极参与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省沿海经济带建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涉海产业集群,打造惠东与深圳两地海洋协同发展区。

努力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在规划对接上实现突破,加强与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规划接轨,促进接合片区规划无缝衔接。推出一批精品旅游路线和特色旅游产品,致力打造全国海钓海潜基地、大户外运动基地品牌,建设大湾区休闲度假和康养旅游高地;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形成独具优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深化交通互联互通,配合推进广汕、深汕铁路及深汕西高速改扩建、深汕第二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与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通勤效率,争取深惠、深大城际轨道规划延伸至稔平半岛,尽早开通惠东至深圳大鹏、香港等地海上航线;深度对接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推动惠霞高速(1号公路)惠东段和惠东支线等工程加快建设、环稔平半岛高速先行段开工建设,构筑与周边市县的快速通道。

民生

启动“老平山味道”项目优化人居环境

民生项目方面,惠东县今年计划总投资41.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0.2亿元,1~2月完成投资1.3亿元。其中,教育方面完成投资0.5亿,今年将推进平山第二中学、平山飞鹅中学等11所惠东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扩建项目。

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加快县慢性病防治站、荣超公立医院建设,确保县中医院新院完成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大力抓好校园安全、学生心理健康等工作,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

强化生态惠民,以推动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为目标,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市)东北部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和好招楼湿地公园二期、黑排角地质自然公园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吉隆河、万松河、黄排河等重点河涌整治成效,切实守护好惠东“一山两水”。

深入实施县城扩容提质“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加快平山—大岭同城化规划建设步伐,提速大洲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打造中央活力区;加快平山、稔山“双城一体”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范和湾TOD新城,致力打造成惠州滨海新城门户。推进平山旧城升级改造,启动“老平山味道”项目,加快县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作业市场化,优化人居环境。

聚焦产业振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支持“赤岸蚝”“绿棋楠”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谋划打造考洲洋西岸乡村振兴示范带,深入推进稔山、白盆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和白盆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建设。加快建设梁化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九龙峰南药种植示范基地,巩固拓展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优化提升马铃薯产业、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生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打造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通讯员叶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