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中小微企业迈向智能制造

□周爱国

2022年03月30日惠州日报理论
字号:T|T

2021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小微企业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中小微企业工作,对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受新冠疫情和全球贸易下行风险突出的冲击,中小微企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中小微企业受原材料价格高企、海外订单和运力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物流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为此,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我市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奖补

一、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有关部门要收集、整理中央、省和我市有关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的政策,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以形成政策合力,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并且,将上述政策具体落实到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注明具体分管领导和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然后,要将这些中央、省和我市有关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政策的汇编手册,发放到我市中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手中,这样既可以极大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办事效率,又可以提振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

二、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托所属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成运行了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我市要积极参与并实现对接,为银行、保险、担保、信用服务等机构提供涉企信用信息查询等服务,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画像能力,形成“以信获贷、以贷促信”的良性循环。

三、加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民营制造业骨干企业、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升规”重点培育库和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和中高层管理人员,通过线下培训、参观见学、专项培训等方式,多渠道组织民营制造业企业学习精益生产模式,通过对标学习标杆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研发成果,开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视野,助推惠州中小微企业加速迈向智能制造和创新发展。同时,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奖补。

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落实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助企纾困政策

四、设立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在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落实好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整治力度的同时,设立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给予资金等支持。

五、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物流成本。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国家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政策,推动实施货运汽车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探索制定出台支持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现代物流整体运营解决方案。推动中小微外贸企业建立协调机制,与物流企业进行需求对接,解决中小微外贸企业“缺箱少柜”问题。推行口岸作业单证无纸化,压缩单证流转时间,提升货物进出港效率。

六、加强中小微企业用工供需对接。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高校和中职学校直接输送学生到本地中小微企业就业或实习,对表现较好的学校在招生指标和“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绩效评价时给予倾斜,鼓励对提供和吸纳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学校、企业予以奖励,并在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引导高校和中职学校针对“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设置课程,通过网络、现场、入校等线上线下各类招聘形式,加强中小微企业人才对接。(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