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工行与乡村振兴联络点梁化镇大地村联合开展党建主题日活动。
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落脚点。中国工商银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工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要求,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推动改革创新,坚持普惠金融理念、扩大信贷支持、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助力大湾区经济建设和惠州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当好金融系统转型发展排头兵,共同创造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创新的良好态势。2021年,该行经营考评在系统内夺得“三面金牌”:全国二级分行30强考评第一、全省二级分行考评第一、全省拓面提质考评第一。
坚持党建引领
践行大行责任担当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惠州工行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开展“学党史、扶实体、惠民生”系列活动,除强化培训学习等指定动作外,还通过开展党支部书记讲授专题党课、举办学习问答研读会和党史读书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等“自选动作”,丰富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惠州工行大力征集各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建议,科学合理制定《惠州分行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涉及重点项目59条,确保做到、做实、做好,全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超百场次。
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多变的形势,惠州工行全体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级监管部门要求,紧盯本地区本领域防疫措施落实、医疗物资生产调配、群众生活保障等方面,就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打好防疫攻坚战、创新金融科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进行全面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总要求。荣获市银行业协会颁发“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先进集体”“金融保障民生先进集体”“科技金融创新先进集体”称号。
倾斜信贷资源
全面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深耕者”到“共建者”,惠州工行担当尽责、精准发力,紧扣“时”“势”“事”,积极落实国家金融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及监管机构和总省行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大信贷和金融资源的支持力度,是惠州市首家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的金融机构,也是广东省系统内(除广州、深圳外)第三家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元的二级分行。截至2021年末,惠州工行本外币贷款余额连续六年保持同业第一。
积极发挥国有大行在支持重点项目中的龙头作用。聚焦惠州市“2+1”产业布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大力支持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围绕“3+7”重点工业园区,积极支持重点领域的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做好产业转移客户的营销对接。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联动工作组,跨市联动同业,大力开拓银团贷款业务,全力支持地方重点PPP项目。作为主承销商为平海电厂成功发行全国银行间交易商市场首单挂钩碳市场履约债券3亿元,金融转型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截至2021年末,本外币公司贷款余额405.15亿元,净增59.22亿元,增长率17%。
积极发挥国有大行在支持优质制造业中的先导作用。集中优质信贷资源,以项目贷款、债务融资、股权质押、等多种形式,推动制造业企业稳步发展。与区域内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进行合作与授信。目前与惠州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建立信贷合作关系超20户,授信金额近200亿元。截至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占公司贷款比例为45%,法人优质客户融资余额占全部公司贷款90%以上。
积极发挥国有大行支持小微企业的头雁作用。该行坚决执行普惠金融战略,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优先保障普惠贷款信贷规模,开设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贷款到期还款困难的小微企业,采取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调整还款计划、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多种方式纾困。截至2021年末,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余额89.58亿元,比年初增加37.93亿元,贷款户数达7721户,贷款增速73.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3.4个百分点)。普惠贷款增量在当地同业排名第一,贷款完成率、增速位居全省系统内前列。其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点产品“e抵快贷”累计投放114.5亿元。
积极发挥国有大行在支持外贸企业中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惠民暖企行”活动,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强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汇率风险中性管理宣传,帮助企业规避美元加息期间汇率风险。新增开办对公外汇业务网点,推进外汇业务便利化政策落地。进一步发挥FT账户优势,丰富“存贷汇兑池”等场景运用,实现“一点接入、全球响应”,助力跨国集团企业把握境内外两个市场资源。2021年累计为外贸外资企业发放全口径本外币融资241亿元,全辖国际结算量、结售汇业务量、跨境人民币业务量三项指标均为同业占比第一且创历史新高,全省系统内贡献也是位于前列。
强化金融支农
精准对接支持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惠州工行持续深化创新,倾斜金融资源,增强金融支农、扶贫队伍的战斗力,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渠道布局方面,派驻金融骨干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已向15个重点乡镇派驻“全日制”金融助理)。布局网点下沉,有序推动全市重点乡镇实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点全覆盖,目前,该行平潭“兴农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已正式揭牌,为惠州市金融机构首个智能化乡村振兴服务平台,该服务站创新运用“金融服务站+金融助理+金融外拓+线上直接帮扶”模式,打造惠及乡镇的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网络。
产品创新方面,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支持创新推出助农e抵快贷、粤农e贷、农业资产购建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等专属融资产品,制定具有特色的“工银粤兴农”综合服务方案;积极联动市主管部门对符合政府“先建后补”奖励支持的项目开展场景融资创新;搭建“兴农撮合”平台,推动乡镇产品供需对接。截至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52.43亿元,比年初增加20.94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1.74亿元,比年初增加7亿元。
把控外部风险
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面对严峻的外部案防形势,惠州工行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堵截外部案件发生。定期组织反欺诈技能培训,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全辖共堵截5起外部欺诈风险事件,涉及金额近30万元。荣获市打击治理办(惠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市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授予“反诈骗先进单位”称号。
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惠州工行积极通过机构改革、强化队伍建设、创新便民措施、线上线下联动等各项措施,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便民措施,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在全辖范围内全部开通“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便民服务窗口,积极参与实施“总对总”模式的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工作,全辖11个支行全部实现总对总联网办理现房抵押登记、注销房产抵押登记工作。实现所有贷款线上办理抵押、注销操作,实现抵押后他项证电子证照取代传统的他项证,既安全又环保,让客户办理不动产登记“零跑腿”。
利用线上便捷优势,加快推进“互联网+”业务发展。通过“互联网+跨境金融”“互联网+外汇政务服务”畅通线上渠道,结合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积极向全辖外贸企业进行国际业务线上业务宣传,引导企业通过手机银行、企业网银、单一窗口等电子化渠道离柜办理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满足特殊时期企业客户线上化、智能化服务需求。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优质服务格局。大力推行融e购、融e联、融e行等重点产品,努力构建线上线下服务营销新模式。全面抓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金融纠纷调解前置方式,与惠州金消保调解委员会签订《金融纠纷调解前置机制合作协议》,是惠州首家把调解机制作为解决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发生金融纠纷解决渠道的金融机构。
当前,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成员城市之一,正处于打造珠三角东岸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重要机遇期。惠州工行全体干部员工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坚守“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梦想,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状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和经营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工行转型发展和惠州市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黄华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