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早上8时,大亚湾区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作为志愿服务队领队,我早上7时就赶到了金港1号采样点。当天上午,我们的公益协会有十几名志愿者到这里协助核酸采样,我要负责物资准备、人员调配、秩序维护等工作。我是一名民兵,白天的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晚上还要去值守。这注定是充实而又忙碌的一天。
我参与志愿服务已有6年时间,自2020年以来,我的志愿服务重心就放在了疫情防控上。我的工作是平面设计师,时间可以自己掌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主要协助社区做防疫宣传,当需要配合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时,我就招募志愿者、做好领队工作,自己的工作则安排在晚上或其他时间来完成。今年以来,大亚湾区开展了多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每一场志愿服务我都参与了。
今年开始,我们在志愿防疫一线也穿上一次性防护服成了“大白”,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可以更好服务他人。防护服密不透风,现在天气渐渐闷热,没多久就闷得一身汗。为了安全,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全身喷洒酒精消毒一次,大家偶尔还会自嘲“全身都醉了”。
大规模核酸检测现场,我们志愿者主要是协助做好群众秩序维护,查看粤康码、行程卡、核酸码,并随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工作虽然辛苦,但现场群众的一句句“辛苦了,谢谢”,便是对志愿者最好的鼓励。而且,今年几次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时常有爱心商家、热心市民送来茶水和点心,这让我们十分温暖和感动。
志愿服务工作几乎是全天站着的,累得腿又酸又软、嗓子又干又哑,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对自己说“下次不去了吧”,但一看到有疫情防控的通知,我却又振奋起来,习惯性地在群里吆喝招募志愿者——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我始终谨记:我是一名志愿者,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齐心协力,只为早日疫散云开,大家都健康平安,家国无恙。
讲述人:大亚湾区蔚蓝公益协会理事、大亚湾小城大爱护学志愿服务队队长范水帝
整理: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