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解读中国科技创新

《创新:不灭的火炬》探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度激励等

2022年04月09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如何提升产业链安全?创新关键领域又是哪些?公共政策应该如何发挥作用?面对这些关键问题。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创新:不灭的火炬》一书,从宏观、产业和金融三个层面试图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

聚焦半导体、软件、能源、医药、制造业领域创新,提出可供借鉴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认为,放眼人类文明进步长河,创新始终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灭的火炬》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系统阐释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应对之策,对科技新型举国体制建设的战略路径进行前瞻性理论思考,将为科技、产业界更全面地把握创新大势提供有益借鉴。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管理委员会主席、中金研究院院长黄朝晖说,近现代每一个强国的崛起,都伴随着科技创新。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走创新发展道路。创新不仅是科技工作者面对的题目,也是摆在经济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中金公司集合中金研究院和中金研究部的研究力量,从产业到金融,从宏观到微观,对与创新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产业链发展、政府政策和资本市场进行全方位分析和阐述,试图提供一本理解中国创新问题的一站式手册。

为了深入探讨科技创新中诸多重要问题,《创新:不灭的火炬》一书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安全与效率”“追赶者:五大画像看中国知识创新”“研发:提高强度,改善模式”“人力资本:育才引智”“大国需求:创新的优势、机遇与挑战”“贸易与创新:数字时代的学习与竞争”“区域创新:聚星成火,打造合力”“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等章节,剖析科技创新现状,聚焦半导体、软件、能源、医药、农业、制造业、物流、金融、会计制度等领域的创新,提出可供借鉴的方案。

绿色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以渐进式为主、激进式为辅

在探讨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能源领域创新时,《创新:不灭的火炬》指出,绿色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本质是成本竞争,也就是降低绿色溢价。在资源品属性明显的化石能源时代,边际开采成本也不断推高,创新驱动的目的是最大化使用有限的化石能源。而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制造业属性较为明显,未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能源制造业将是能源安全的核心。

《创新:不灭的火炬》展示、分析了众多鲜活案例。作者认为,从这些年中国光伏、锂电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创新以渐进式为主、激进式为辅。在整个过程中,政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补贴培育需求、引导需求升级,再到示范项目促进行业技术不断进步,为产业链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提供试错平台。企业则通过激烈的竞争给行业带来量变到质变的渐进式升级。有鉴于此,当前的扶持政策仍可在其他绿色能源发展,如氢能、储能、碳捕捉技术应用中推广。基于这种认知,要切实落实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创造需求、规模化降成本、实现内生驱动”的思路,出台更多创新激励的相关政策。

再以医药研发和制造领域为例。近几年来,随着科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取得长足进步,医药产业的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推动我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进发。因此,要重视基础科学、制药工业、药物开发试错环节、生产供应环节等四个关键要素,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加大制药工业创新投入的支付体系与资本市场的激励、支持;加强药物开发试错环节建设,提升生产体系规范性建设,以高附加值业务进入全球供应链。

《创新:不灭的火炬》关于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也能够立足实际和产业基础,给人带来前瞻性认知和思考。

(张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