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之巅仰望星空

——读诗集《山海间》

2022年04月10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读陈人杰的诗,需在夜阑人静时细细咀嚼、认真品读,那带着温度的文字仿佛有千钧之力,重重举起、轻轻放下,触及着最柔软的心灵。从西湖到西藏,从钱塘江畔到群山之巅,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地理版图,用思想谱写出雪域高原的精神史诗。

从援藏到调入西藏扎根高原,十年的时光恍如流水匆匆而逝,岁月留给他的不仅是青丝忽成白发,更是历尽千帆仍一尘不染的赤子之心。在某种意义上,是西藏成全了陈人杰。一个诗人,只有把身体和灵魂扎进这片土地,才能俯下身用心用情体会这里每一个带着温情的生命,一如其诗中所写:“你是我脐带带出的名字/籍贯上,沉淀的月光/但只有西藏被唤作故乡,故乡之上还有故乡”。他把这里的每一座立体的山,每一条流动的河化作最美的诗行,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自逐于西藏山水间/人如石化,为心肠梳理故乡的肠胃/隔天海而望”。这片圣洁的土地也同时滋养着陈人杰的内心世界,给予他叩击诗歌奥妙之门的钥匙,在这片抬头即是漫天星空的大地上,在无数个群山寂寂、流水淙淙的深夜里,一位苦吟诗人审视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以星夜为酒,靠文字取暖,为一颗树喊疼,坚强的内心藏着最柔软的宇宙。《山海间》与其说是本诗集,不如说是诗人半生感情的倾注,是诗人在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沉淀、梦想的追寻、精神的挣扎后,用心血灌溉出的一部穿透人心的作品,用无尽的想象力倾泻着对家国的深深眷恋。

山与海交相辉映,梦与幻亦真亦假,故乡和他乡恍如隔世,都在诉说着这人世间数不清道不尽的亲情、爱情。这份情,是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雪一下就是半壁江山/一下就是半生/醒来/游子如鲠,亲人已眠。”故乡是诗人眼中漫天飞舞的雪花,下尽了半生惆怅,泪眼朦胧中已是天涯两隔。这份情,是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只有妻子的白裙子/试着把握命定的飞翔/在寒夜的光影里飘着雪。”诗人对妻子的爱是含蓄的、内敛的。这份情,是对子女的呵护之情。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远在西藏的父亲却只能通过诗句带去最深沉的爱。“向学校飞去的风筝/停泊在字里行间/骨肉生花,凡手指触摸之处/天空呈现你小手的两端。”儿女就像父亲眼里的风筝,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可这根放飞的线始终在父亲内心最深处。这份情,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国家是诗人笔下的叶巴村,脱贫攻坚的生动事迹足以让人感动落泪;国家是诗人笔下的边境线,多少人为了背后的万家灯火、祖国的繁荣昌盛,如丰碑一般屹立于此,共同画着同心圆。

《山海间》不仅仅只是感情的表达,还有作者对诗歌本质的追寻。他用温柔的想象为西藏的山水画出最美的肖像——“扎曲河经过故乡/它流向哪里/哪里就是岁月的裂隙”;他用隽永的短句表达最深的情感——“小时候/只要看见/慈觉林上空的那多黑云/阿妈就会喊我进屋/如今她不在了/那朵黑云会回来/会长久的停留在慈觉林上空/而我的阿妈已不在了”。我们欣喜雪域高原多了这样一位仰望星空的诗人,这是诗人用生命写出的文字!

(叶延滨)(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