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中学新建教学楼效果图。(翻拍)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清晨的惠东县西枝江小学响起了整齐的读书声。崭新的教学楼,洁净的校园,稚嫩的笑脸,一派欣欣向荣。自去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至今,西枝江小学成为当地适龄儿童的乐园、知识的海洋。
这正是惠东县加大教育事业投入的结果。2022年,惠东县一如既往地推进教育教学投入。该县将通过改扩建学校教学楼等措施,达到增加公办学位的目的。目前,该县已经谋划改扩建包括平山飞鹅中学在内的16所学校,力争今年新增优质公办学位7140个。同时,启动赤岭学校、泰园学校、平山九小、大岭二中新建学校的前期工作。
启动赤岭学校等4所新建学校前期工作
去年金秋9月,是惠东县教育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当时,西枝江小学、平山第八小学、大岭第五小学、安墩黄沙小学、稔山中心幼儿园、白盆珠幼儿园坑屯分园、新庵分园7所新建学校(幼儿园)同时开学。在惠东教育史上,这么多所新建学校同时开学也是不多见的。
半个多学期过去了,如今这些校园内一派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家长对学校更是赞不绝口。“学校很漂亮,离家也很近,最主要是小孩在这里读书很开心。”家离西枝江小学不足300米的周女士说。
此前,当地由于没有小学,适龄儿童只能分流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住得远的学生要穿过好几条街,“不仅是远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小孩都是家中老人接送,不安全。”周女士说,自从西枝江小学建成投用后,解决了该片区家长的一块心病。
能够在家门口上学,是家长们最迫切的需求。为此,惠东县在去年的基础上,计划启动赤岭学校、泰园学校、平山九小、大岭二中新建学校的前期工作,有计划地推进学校的建设。同时,今年还将动工建设大岭第五小学二期项目。据介绍,该校受教育设施限制,学位一度紧张,无法满足片区群众对公办学位的需求。为此,惠东县将推动该校二期建设项目,通过新建1栋综合楼、运动场及其他配套工程,从而满足片区群众需求。
“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成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要增加学位数量,除了新建学校外,改扩建学校是另一个重要途径。去年,该县通过新建7所学校,以及9所改扩建学校新建10栋教学楼、宿舍楼投入使用,共增加义务教育学位7605个,不断满足群众子女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实际上,惠东县在整个“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超10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惠东中学高中部扩建工程、荣超中学第三期工程、高级中学扩建工程、平山中学宿舍扩建工程等4所高中改扩建项目顺利完成;西枝江中学投入使用;西枝江小学、平山第八小学2个建设项目顺利启动,公办学校新增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2800个。
未来,惠东县将加大投入,计划动工建设大岭五小二期,以及平山二中、平山飞鹅中学、平山谭公中学、平山二小、平山五小、大岭新村小学、白花中学、白花二小、铁涌中心小学、吉隆中学、吉隆中心小学、黄埠中学、巽寮中心学校、惠东中学、惠东中学初中部、平山青云小学等16宗改扩建项目,从而达到新增中小学公办优质学位7140个的目标。同时,启动赤岭学校、泰园学校、平山九小、大岭二中新建学校的前期工作。
前段时间刚闭幕的惠东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候选民生项目“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获得全票通过,成为2022年惠东县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未来,惠东县将全力推进,确保完成该项民生实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另外,今年,惠东县将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以“管理、教学”两个关键环节为基本路径,激发“教师自觉、学生自律、家长自愿”三个主要因素,以“规范管理、课堂教学、作业练习、课后服务”为四个质量抓手,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推进该县教育教学持续向好向上发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通讯员叶衍达 钟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