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们参加沙龙活动一起进步。
荣誉墙
大亚湾第一中学297名专任教师中,有全国高中骨干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骨干教师13人,惠州市首席教师6人,大亚湾区领军教师2人,大亚湾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市、区级名师培养对象60人,中学高级教师4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75人。2016年来,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论著)300余篇(部),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的有100余篇(部)。国家、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立项25项,省级教育科研重点项目《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研究》获评优秀,并荣获首届惠州学院—惠州市教育局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工作再忙碌,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在“关爱与感动同在,温暖与欢乐同行”系列送温暖活动上,大亚湾第一中学为学校老师送来水果礼盒。学校创下的辉煌成绩激励着每一位教师砥砺前行:获评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连续六年获评惠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近年来,秉承着“师徒结对齐奋进 同伴互助共成长”的教师培养理念,大亚湾第一中学以老师的温度一次次成就了学生的高度。
潜心培养,促进教师发展
“拥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和进步机会是我选择大亚湾第一中学的主要原因。”翁子军于2019年来到该校教书。
翁子军说,学校在教师成长方面已形成一套科学机制,不仅邀请国内知名教师来校进行辅导,同时打造课题研究团队,搭建竞赛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科研工作双发展。2020年,翁子军在学校课题研究团队的助力下,获惠州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
“在大亚湾第一中学工作,是一个不断寻良师觅益友的过程。”教师陈丹介绍说,学校有一项青蓝结对工程,即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教徒弟的方式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在她刚进学校的时候,师父马景香会事无巨细地指正她教学上的短板,而师父的丈夫秦川江则会在一旁不停地鼓励她。
据了解,该校独创“335”综合集成化培养模式,融合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对管理层、科组层、班主任层3个层面整体推进,推行教学、竞赛、科研、培训、交流5大平台建设,开展“专业阅读+专业技能+专业分享”活动,深入实施“定制式+菜单化”校本培训工程。这一系列举措成为该校专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暖心关怀,提升教师归属感
在大亚湾第一中学,为青年教师举办座谈会既是一项传统,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新教师的呵护。“在座谈会上,学校主要领导欢迎我们提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会在第一时间为我们落实。”翁子军说,学校定期为老师们购置专业书籍等,解决青年教师经验不足、资源不足问题。
“在我入职时,一些素未谋面的教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翁子军说,2019年,他从肇庆来到了大亚湾第一中学就职,由于跨市原因,他需要办理许多手续。令他没想到的是,微信群一些老师不仅提前为他联系好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更为他办理入职的事忙前忙后。
前不久,教师陈丹不慎受伤入院,学校各级领导、同事不仅打电话表示关心,同时也在她返校后替她分担了不少工作。“学校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名入职不久的教师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通讯员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