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桥东街道打出组合拳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便民接种点+送“苗”上门+家校联动

2022年04月16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接种新冠疫苗,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全民健康最方便有效的手段。为加速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工作,特别是提高60岁以上老年人群第一针和18至59岁人群加强针疫苗接种率,共筑免疫屏障,惠城区桥东街道按照应接尽接原则,打出“便民接种点+送‘苗’上门+家校联动”组合拳,多措并举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4月14日,桥东街道完成加强针接种126276人,其中60岁以上人群17600人。

设置60个临时便民接种点

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点分布密度,方便群众接种,桥东街道除了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院区、市中医医院东江新城院区以及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3个固定新冠疫苗接种点外,还先后在东湖社区居委会、隆生吉之岛广场、荷乡社区天景大厦、东城社区中海生活会、东平刘屋村、第十小学、长湖苑社区长湖商业广场、水岸城中信之家、德威学校等人员密集区设置临时便民接种点。各驻点团队会同所在村居干部和企业、学校等工作人员,按规范设置接种点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等,联动开展扫楼宣传发动、接种点现场秩序维护、老年人志愿服务等工作,积极引导前来接种的居民自觉佩戴口罩、测温扫码,有序接种疫苗。

“通过把临时疫苗接种点前置到小区、楼宇、学校等,让更多居民就近完成新冠疫苗接种。”桥东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考虑到工作日白天部分居民不便接种,部分疫苗接种点延长接种时间至晚上9∶30,并通过入户宣传、电话短信通知等形式将时间安排及时告知辖区居民,实现疫苗接种“全时段保障”。

在吉之岛附近上班的居民郑琪点赞:“就近有疫苗接种点,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也方便了我们附近上班的人。”

据悉,桥东街道新增的60个临时便民接种点已接种约3.5万人次。

小分队上门为老年人接种疫苗

为提高老年群体接种新冠疫苗的积极性,桥东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领驻点团队成员和社区(村)干部通过“白天+晚上”扫楼入户登记、电话问询、微信业主群接龙等方式,根据登记接种需求情况,开设60岁以上长者新冠疫苗接种专场,为老年群体提供就近便捷接种服务。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有需要上门服务的老年人,桥东街道安排疫苗接种小分队,走家入户为60岁以上行动不便老人开展接种服务。桥东街道职工曹海祥就用自己的私家车接送行动不便老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他说:“将心比心,都希望家里的老人平安健康。我出点油费,送一份安心给想打疫苗的老人们。”

无论是疫苗接种专场还是送“苗”上门,医护人员都详细了解老人身体状况、疾病史,做好体检评估,帮助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完成信息登记、疫苗接种,让疫苗接种既有“温度”更有“速度”。

“上门开展疫苗接种服务时,医护人员会陪同老人一起留观半小时,期间会给老年人讲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东城社区党委书记李竞瑞说,把“苗”送上门,方便又贴心,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好评。

“小手拉大手”助力疫苗接种

为进一步提高各类人群的接种覆盖率,加快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桥东街道开展“小手拉大手”助力疫苗接种活动,街道驻点团队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等,组织师生动员学生家长接种新冠疫苗。

各学校、幼儿园老师积极通过家长群、小程序等,了解登记学生家长疫苗接种情况,同时让在校学生成为一个个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充分做好学生家长疫苗接种动员工作,特别是60岁以上亲属疫苗接种,引导适龄无接种禁忌的学生家长积极、主动、自愿接种新冠疫苗,同时根据登记情况让因各种原因未及时接种、有意愿接种的学生家长及时掌握疫苗信息及接种渠道。4月12日晚上,桥东街道联合德威学校在校内设置疫苗临时接种点,方便学生家长前往接种疫苗,当晚就完成接种313人次。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特约通讯员陈少驹 通讯员林晓娜 李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