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今年计划投入上千万元补贴水稻种植,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罗宇 摄
惠阳区沙田镇花塘村一片50余亩的耕地原来曾是撂荒的土地,村民陈玄辉、冯伟南承包下来后进行复耕。一颗颗洒在田里的水稻种子冒出了绿油油的小芽,两三个月后,这些秧苗将长出金灿灿的稻穗。
日前,惠阳区印发《关于下达2022年粮食生产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通过落实遏制耕地撂荒的系列措施,力争两年基本消除可复耕撂荒耕地,其中今年重点推进15亩以上连片可复耕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并给予撂荒图斑复耕复种者一次性补贴400元/亩。
同时,惠阳今年计划投入上千万元用于补贴水稻种植,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年内全面完成14218亩撂荒耕地复耕
花塘村村民陈玄辉、冯伟南曾在外地承包土地搞种植,如今回到村里参与撂荒土地的复耕复种。多日劳作之后,50余亩耕地种上了水稻秧苗。
在这50余亩耕地中,有34亩属于图斑上的撂荒耕地,可享受撂荒图斑复耕复种补贴。此前撒下的水稻种子,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苗,预计今年7月可收获稻谷。
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从省到市将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按照2021年6月下发的撂荒耕地图斑,惠阳区疑似撂荒耕地面积约14218亩(含已征用),将在年内全面完成。
惠阳对撂荒的耕地采取责令复耕、代耕和强制流转等措施推进复耕复种。对撂荒耕地1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格。对连续撂荒耕地2年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统一流转已荒耕地给第三方耕种或由镇村代耕代种,甚至收回耕地经营权。耕地早造撂荒后,经动员在晚造仍不复耕复种的,由村(自然村)集体委托第三方或直接负责代耕代种;仍不能落实耕种的,由乡镇委托第三方或直接负责代耕代种,代耕代种收益归耕种者所有。村(自然村)集体、乡镇负责代耕代种的,可享受复耕复种一次性补贴用于工作经费。
惠阳区通过落实遏制耕地撂荒的系列措施,力争两年基本消除可复耕撂荒耕地。按照轻重缓急原则,2022年重点推进15亩以上连片可复耕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2023年逐步完成15亩以下可复耕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到2023年,基本消除可复耕撂荒耕地。建立解决耕地撂荒的长效机制,杜绝耕地撂荒现象,实现其田有耕者,粮食生产安全有保障。
撂荒图斑复耕种植水稻的补贴400元/亩·造
粮食就是饭碗,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粮食工作的头等大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去年,惠阳在全市率先推出鼓励粮食生产措施,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有效激活了粮食生产潜力,更“唤醒”了不少“沉睡”多年的撂荒耕地。今年,惠阳继续实施相关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今年水稻种植补贴分为三项:一是普惠措施,对所有种植水稻的农户、经营主体、代耕户等直接补贴200元/亩·造,主要用于水稻种植户进行机耕机播机插机收、病虫害防控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补贴,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约6万亩,预计投入1200万元。
二是鼓励措施,对种植水稻10亩以上的种植户,在普惠的基础上再补贴200元/亩·造,全区符合条件的农户约300户,预计投入200万元。三是考核约束措施,对2021年6月15日市农业农村局《转发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认真抓紧做好撂荒耕地核查整改工作的通知》下发的撂荒图斑复耕种植水稻的,补贴400元/亩·造,主要用于撂荒耕地复耕种植水稻的土地平整、引水、机耕路等生产条件改善的成本补贴,预计投入80万元。
也就是,农户今年若种植1亩水稻,每造每亩可获得普惠性补贴200元;若种植水稻10亩及以上,每造每亩可获得补贴400元;若种植水稻的土地属于撂荒图斑范围,还可获得一次性补贴400元;即1亩最高可获得1200元补贴。
上述补贴经村、镇、区三级汇总、复核后,按规定程序向区财政申请拨付补贴资金,并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补贴对象账户。待目标达成,三项补贴最高将超过千万元。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李冬娴 罗宇 林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