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公园划出帐篷休憩区

2022年04月22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为了给市民提供户外休闲场所,同时保护公园环境,市东江公园服务中心4月初初步划定帐篷休憩区。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为了给市民提供户外休闲场所,同时保护公园环境,市东江公园服务中心4月初初步划定帐篷休憩区。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邱楚瑜)昨日《惠州日报》报道《惠州露营火“出圈” 市民盼配套更完善》一文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户外露营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但暴露出的环境卫生等问题亦不容忽视。

市区东江公园升级改造后成为市民户外休闲好去处,周末不少市民在绿地上搭帐篷。而为了给市民提供休闲场所,同时保护公园环境,市东江公园服务中心4月初就初步划出了帐篷休憩区,呼吁市民在文明休憩的同时,注意保护公园环境。

在东江公园靠近大云寺附近地段,绿地成为户外网红休闲场所,周末更是吸引众多市民到此休憩。昨日下午,记者在该绿地发现,一排喷水龙头正给绿地草坪自动喷淋。与东江公园其他地段郁郁葱葱的绿地草坪相比,这个地段的草坪显得有些斑驳。“原本这个时候草坪应该是一片碧绿的,现在草却长得没那么好,因为这一带周末经常有市民活动,如搭帐篷户外露营,草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市东江公园服务中心公园养护部部长黄辉贤说,这片绿地种的是再生力强、耐践踏的大叶油草。

一方面是市民户外休闲热情高涨;另一方面是户外露营带来的草地受损、环境卫生等问题。如何调和两者矛盾?市东江公园服务中心进行了探索,将东江公园从东江大桥头到惠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大楼前东江绿地划定为帐篷休憩区域。

记者看到,该区域竖立了提示牌,提醒市民文明休憩。黄辉贤介绍,该区域搭建帐篷也要注意,如帐篷占地面积要小于5平方米,高度不超过1.5米,为了保护草地和大人小孩安全,市民不能使用脚钉固定;帐篷展开后,不能全封闭,要能从外面观察帐内的情况,以便巡防人员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或救助;帐篷内不能有吸烟、烹饪或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各位市民、游客要听从公园工作人员的现场指导。

市东江公园服务中心还在周末加强巡逻,对在不宜搭帐篷区域露营的市民进行劝导。为了做好环境卫生管理,该中心在划定区域内增设不锈钢垃圾桶,每隔30米左右就有一处,周末还会增设一个大垃圾桶。下一步该中心拟建一个公厕,方便在此休闲市民如厕。该服务中心还进一步加强了草坪养护,“周一到周五浇水,施一下肥,周末就向市民开放,尽量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公园里的树阴、绿草,拥抱大自然。”黄辉贤呼吁市民文明露营,做好环境卫生保护。

带走垃圾是户外露营“标配”

在野外搭起帐篷,草地上孩子们欢快奔跑,大人围炉烧烤,画面多么惬意浪漫。当游人散去,一些露营地一地狼藉又引发另一番思考:若不杜绝这些不良行为,任由垃圾污染环境,日复一日,可用于“安营扎寨”之地尚存多少?

寄情山水无可厚非,行为方式却大有商榷之处。出门游玩应充分考虑个体与大众、人与环境的关系,避免给他人和环境造成困扰、伤害。户外露营意味着在一个地点“生活”一小段时间,更要注重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谐共处则两利,破坏环境则两伤。乱丢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无需赘述,对游人有何伤害?垃圾满地或导致某地卫生环境恶化而失去魅力,或导致不能继续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到某地“旧地重游”而不可得,可供玩耍的地方不再“无限量”,这对于户外露营者而言,伤害是直接且持久的。随手带走垃圾应是露营活动的标配,活动结束后勿忘带走垃圾。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户外露营,请勿暴“露”文明素养的不足。我们以文明方式亲近大自然、珍惜生态福利,愉悦感自然长驻心间。

(凌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