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光被朋友圈的一张读书的图片牵绊。
图片中,一位读者捧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头顶上的白云被阳光镶上了金边,与一树玉兰花交相辉映。春风含香,荡漾在这位读者的脸上;玉兰含情,默默地趴在她的肩头上,隽永而温暖。
这位读者,是我的一位好友,与我相知多年,她以前是一个地道的农妇,打过工,摆过摊,也开过小饭馆,经营过花店,历经世间的冷暖,唯独对书一直不离不弃。她常常对我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修行,活到老,读到老。后来,她读书,也写作,凭借不错的文学功底被聘为文学编辑,走上了人生的新起点。在春天里捧书静读,仅仅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剪影。
好友好读书,深深感染了我,工作之余,一杯茶,一本书,一张椅子,就是我的生活常态。窗外无论是阳光还是大雨,无论是车马喧闹还是风平浪静,我都能够做到置之不理,埋头啃读书海中的经典,在书中旅行,在书中修行,在书中学会进退。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学生时代,读书以功利为主,毕竟要依靠读书升学、找工作,经营事业和家庭。步入中年后,读书的功利淡了,闲书便读得多了。书一直是我的伴侣,读书一直是我不舍的爱好。巴金的小说让我潸然泪下;梁实秋的散文教会我乐观处世;舒婷的诗歌告诉我热爱生活。《风会记住一朵花的香》让我沐浴草木花香,《城南旧事》让我感受老北京的人世沧桑。
我的家里到处摆满了书。只要有时间,我都会随手取一本,静静地翻阅。清晨,披衣读上几章,浑身充满了力量。中午随意翻翻书本,享受着淡淡的墨香,一任自己的思绪飞扬。夜晚,泡上一杯清茶,阅读文字的美妙,找寻诗和远方。有时某一句击中了我内心的柔软,虽不至于手舞足蹈,但顿觉神清气爽。孟德斯鸠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能和某人谈一本你喜欢的书,而且他的感受和你一样,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我深以为然。
外出时,我也常常随身带着书。等车等人时就看书,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我会抽出时间,到当地的书店读书。置身其中,四处是翻动书页的微响,飘着淡淡书香,偶尔还会听到读书之乐的笑声。
目光折回好友读书的图片,此时的她,一定是幸福的,从她嘴角的一抹微笑就可以推断出来。玉兰花开一定是幸福的,从蜂蝶的身影就可以读懂。我知道,玉兰花开在春天,也开在人的心间。因为读书本就是一树花香!
(王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