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我的榜样

□刘淑聪

2022年04月23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今年67岁的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入党30余年,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人要老实本分,脚踏实地。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民。他于1955年出生在揭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爷爷不幸离世的一年,父亲9岁。从此,父亲肩上就背着一个大家庭的担子。

奶奶一生未改嫁,一手一脚操持着5个孩子的家,所有的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为了帮奶奶分担责任,父亲经常自己去砍柴、割山草、骑自行车到40里外的山区买便宜点的番薯(镇上1元10斤,山区里1元20多斤)。家里揭不开锅,他先给弟弟们盛粥,自己喝剩下的稀汤寡水。他说:“他们还在长身体呢。”可是,父亲也只不过比二叔小叔们大三四岁而已,他早已忘记,自己也还是个孩子。

1973年,父亲以优秀的成绩高中毕业,由于还没恢复高考,他加入了村里的生产队。父亲动手能力超强,是队里干活的一把好手。种子培育、下秧苗、插秧、犁耙田,木工、电工、维修工、水泥工,各种活样样不在话下。1976年,由于各方面都很优秀,父亲被大队推荐去当民办教师。1980年,县里规定民办老师可报考师范学校,父亲轻松考上。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最偏远的西田乡当初中老师。那里路途遥远,骑自行车4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遇上下雨天,泥泞的道路更是无法前行。下坡的时候,常常要用毛巾扎着车刹才能刹住车。回到家时,父亲经常手上都磨出血泡。父亲却说,那段时间,是他经历的很幸福的一段日子。因为与母亲结婚了,成家又立业了,一家人开始迎来了光明的日子。

1989年,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用他的话说,一旦加入了共产党,就要用一生来践行共产党的宗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亲教书育人10余载。在那个不大的城镇里,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到现在,时常还有学生从外地赶来探望慰问父亲。他们都说,父亲当年对他们严厉而和蔼,他们都十分感激父亲当年的教诲。

由于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大学时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终于在2008年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父亲得知后,欣慰地点了点头。工作以后,每次填写我的履历表时,我都会在父亲政治面貌栏里工整地写上“中共党员”四个大字,那是我打心眼里的骄傲。在制作工作岗位牌时,同事说要写一句自己的座右铭。我想了想,在纸上写下了“为人诚实正直、办事公道正派”两行字。这是父亲用他的一言一行告诉我的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