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多优惠多,现阶段是置业者选房入市的较好时机。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宜居惠州近年来吸引了无数人来此安居乐业。
提到惠州,人们的脑海里会浮现“惠州蓝”“文明城市”“优美花园城市”“深圳都市圈”等各种词语,“宜居”更是它鲜明的标签。正朝着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目标迈进的惠州,吸引了无数人来此安居乐业。
今年以来,楼市利好政策接连出台,提振了市场信心,而房贷利率大幅下调,则切实降低了购房成本。在此背景之下,2022年的惠州楼市故事又会如何演绎?“他们”的购房经历或能让您更懂现下楼市。
故事1
看房十年 终圆在惠安家梦
“我买了一套精装房。”市民郭先生告诉记者,3月份他买下了在惠州的第一套房,位于博罗华侨中学附近。
来自湖南,在博罗县城工作的郭先生,在惠州已有长达十年的看房史。2010年,他跟着亲戚来惠州打工,同年谈了个老乡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郭太太。两人于2013年结婚,按照老家的风俗,结婚需要有自己的房子。于是,他们在老家株洲县城买了第一套商品房,是一套建筑面积150多平方米的楼梯房,位于2楼。
“其实在老家买房的时候,也有关注惠州的房子。那会儿佳兆业东江新城的房价约三千多元/平方米。”郭先生称,当时考虑到父母在老家,而且他们在家乡不仅有国家补贴,还能享受当地产业福利,便想着几年后要回老家发展,所以几经权衡,选择了在老家买房。
由于这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让郭先生错过了惠州的“房价洼地时代”。之后,便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2013年第一个孩子出生,2015年第二个孩子出生。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小孩需要照顾,生老二的时候,就把家里父母接出来帮忙带小孩。”郭先生向记者透露,父母过来惠州照看小孩时,婆媳相处并不是很和谐,只能租两套房分开住。原本计划等到小孩可以上幼儿园的时候,便回老家读书。可是现实问题太多,夫妻俩不想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也担心老家的教育问题,再三考量后,认为惠州的发展前景始终比老家要好,最终,两人决定在惠州买房。
2018年,郭先生一家再次走在惠州看房的路上。“那时候惠州的房价已经翻番了,我们手里的钱也不是特别多,只有30万元左右,看房过程并不顺利。”郭先生表示,后来自己也去看过二手房,只是彼时房地产市场火热,市面上优质的二手房价格同样不低。部分价格合适的房源,又有楼层或者户型等问题。
迟迟未能顺利购房的郭先生一家,只能通过“找关系”解决孩子上小学的问题。“本来老大马上要初中,还挺发愁的,不知道怎样才能读上好一点的公办中学,没想到去年下半年开始,房价开始回调,很多楼盘推出优惠,但是担心价格还会下行,所以当时我们没有出手。”郭先生说,今年3月份,银行房贷利率大幅下调,他觉得机会来了。而他看中的两个楼盘,附近都有公办中小学。一个位于惠博大道,叠加所有优惠基本可做到7.3折,另一个位于罗阳华侨中学附近,有9.1折促销活动,而且带装修发售。最终,他选择了华侨中学附近的楼盘。
说起新买的房子,郭先生难掩高兴心情。“我买的房子,带装修,面积124平方米,总价112万元,附近学校、商场等生活配套基本齐备。对比下来,我现在买房要比2018年那时买划算不少。”
故事2
卖一买一 叠墅换成电梯大平层
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除了刚需,受益的还有换房族。比如,家住江北万科二期的张宴(化名)便很满意地将自家的楼梯叠墅,换成了电梯大平层。
张宴向记者透露,自己之前住的虽然是叠墅,但是因为是楼梯房,住在三楼,家里有老有少,每天爬上爬下,实在是不太方便,为了生活更便捷,他一直想换一套电梯房,最好是大平层。
“换房的想法大概有两三年。但是我们不想贷款,所以一直希望先把原来住的房子卖掉再买一套。但由于一怕卖亏,二怕买亏,所以拖延了很久。”张宴表示,之前惠州的房地产市场比较火爆,家里人也担心房子卖掉以后,一时半会没有找到合适的新房子,出现“衔接不上”的情况,所以换房计划并未实现。
去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让他看到了机会。“当时新房价格已经出现松动,而江北的二手房市场需求稳健,价格相对稳定,所以我和家人商量后,便决定将之前住的叠墅挂牌出售。去年12月左右放给中介出售,今年3月初终于找到买家。”他笑言,房子一经卖出,便自觉换房计划已基本实现。“因为现在买房相对简单,不会像以前那样抢房子,看中了的房子大概率能买到。”
果然,房子卖出不到2周时间,他便发现附近的小区有一套199平方米的大平层挂牌出售,而且价格十分优惠。“这套大平层是电梯房,各方面条件符合我们预期。关键是最后商定业主实收价格198万元,也就是带装修单价没超1万元,可以说性价比很高,所以我们很满意。”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通过房子置换来实现改善性需求。在市场火热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卖一买一”的时间点,不然容易出现“卖房恐慌,买房焦虑”的情况。“如今,业主将房子卖出去以后,可以更从容地选择房子,因为不用担忧短时间内房子价格上涨,而且即便没有合适的二手房,市场上优惠的新房也很多。”贝壳找房21世纪不动产经纪人纪健龙介绍,在房地产市场处于横盘期或下行期,对于需要“先卖再买”的改善型购房者而言,相对友好。
故事3
等了一年 总价省了二十多万元
在买房的路上,有形形色色的购房者,他们的买房故事,或多或少折射出楼市变化方向。“90后”李鹏的购房经历,诠释了买在楼市“窗口期”的幸福。
李鹏是河源人,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从事服装设计工作。“2014年毕业后,我一直在深圳工作,并没有回河源的打算。”他表示,在深圳奋斗多年,回老家基本上“不适应了”。一方面,薪资差别比较大,另一方面,在外面自由惯了,对于老家的人情来往相对也比较排斥。
不回老家,意味着要在大城市落地生根,但深圳龙岗的房价,近些年已水涨船高,李鹏也放弃了深圳购房的打算。去年初,他将目光锁定在房价更低的惠州,并且目标明确,只考虑大亚湾临深区域的楼盘。手上资金不多的他,很关注房价变化,从年头便考虑年底买房会不会更划算。去年下半年开始,大亚湾区很多楼盘开始优惠促销,这令李鹏十分惊喜。
“我对楼市还是有一定研究的,经常会关注惠州的楼市新闻,有空也会跟中介去看房。上半年经常有销售说楼盘按备案价出售,不打折,看到你购买意向不高,便不大愿意搭理。去年下半年开始,售楼员对我们态度明显热情了,基本上去哪个楼盘都有折扣,而且也热心招待。”李鹏透露,去年下半年楼盘促销虽多,但由于出险房企较多,而且房贷利率也尚在高位,他便没有着急出手,而是一边看房一边等待机会。
“今年初房贷利率下调,我看中的楼盘也持续推出优惠活动,我觉得机会可能到了,但由于疫情防控,出行不方便,所以一直拖到了4月。”说起买房事宜,记者能明显感觉到李鹏内心的雀跃。“我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小两房,带装修,算上全部优惠,总价约100万元。对比一年前,便宜了大概20多万元,相当于打了8折。而且现在的房贷利率是5.2%,之前则是6.3%,省了一大笔利息。”
“可以说我等到了好时机,没有想到这么顺利。准备的首付款,现在还剩余十多万元,即便是遇到突发情况,也够应付一段时间的生活支出和房贷还款。”李鹏称,对于迟早都要买房的他来说,选择在楼市降温后购买,切实降低了购房成本。“也不要一直等,自己喜欢的房子价格降到合适的位置,就差不多了,毕竟房价也不可能一直降。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买配套齐全的房子。如果因为图便宜,买去偏远的地方,既住着不方便,也不好转手,只会成为负担。”
故事4
抓准时机 “租房族”买到了现房
“过完年就看房,当天就下定,一个多月后交首付。”家住惠州龙门县城的梅姐,最近刚办完房贷按揭。“当时没有想太多,房子是现房,同户型的,全小区只剩下一套。我们实地看过,除了觉得三楼有点矮以外,其他方面都很满意。不过房子户型朝向很好,光照充足,三楼其实勉强能接受,就定下来了。”
“我们家在乡下有两栋自建房,都在我老公父母的名下。这是家里的第一套商品房,建面140平方米,总价88万元,已办理组合贷款,公积金贷款30万元,利率3.25%,商业贷款32万元,利率5.2%。”梅姐介绍,龙门县城的房价一直比较稳定,她购买的房子并没有太多优惠,只是在备案总价的基础上,减免1万5千元。“确实有些楼盘在打折,像那种度假盘比较优惠,折扣可以做到很低。但是县城里面的楼盘,最多打9.5折,好卖的楼盘和户型优惠就更少了。”
“买这套房子,虽说并没有拿到多少优惠折扣,但比起之前买房的业主来说,还是相对划算。去年这个楼盘完全是按备案价出售,没有任何优惠。”梅姐表示,虽说她不一定买得最便宜,但肯定不是最贵的。
“买房主要也不是看优惠,而是看需求。虽然在村里有两栋房,但我和老公都在县城工作,小孩也在县城上学,在县城里没有自己的房子,很不方便。之所以入手这套房子,主要也是看中它是现房,很快能交付,不用等。”梅姐告诉记者,她与丈夫都在龙门县城有稳定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双职工家庭。夫妻二人育有两个小孩,大的上小学二年级,小的去年9月刚上幼儿园。由于她们村离县城只有大概20分钟车程,所以最开始梅姐一家都认为在县城租房住即可,没有买房的必要。
“只是搬了几次家,越发觉得租房住并非长久之计。目前租的这套房子位于二楼,本来光线就暗,旁边正在建一栋6层的楼房,春节前已建到4层,基本上光照已挡完了。如果再另寻住处,租老旧民房,租金虽低,但感觉住得不舒服。租条件比较好的商品房,三房大概也要2000元以上,跟月供差别不大,还不如自己买。”梅姐告诉记者,她的想法得到了家里人支持,所以春节一过,一家人马上去看房,并迅速下定。
“只要贷款批下来,马上就可以装修了,这点很好。”梅姐坦言,以前县城里好的地段、好的楼盘基本上不会有现房。如今市场降温了,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是好事,“选择更多了”。
故事5
决定难下 担心错过楼市窗口期
楼市回归理性之后,有部分人认为房子再不会大涨,不着急买房。还有些人却苦于资金不足,害怕错过这一次楼市“窗口期”。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低首付楼盘,宣称“5万起”“9万起”便可买房。面对低门槛“上车”的诱惑,在小金口某工厂上班的小陈很心动,但是考虑到剩余首付的还款和月供问题,他还是没有出手。“开发商这种低首付,虽然看上去很好,但是后期的压力也会比较大。”
毕业3年的90后小陈,目前每月固定工资加上绩效,一般在6000元左右。前年,他谈了一位女朋友,是厂里的文员,工资比他低一点。相恋一年后,两人有了组建家庭的打算,并且也想在惠州定居。
“之前感觉买房比较困难,房价降了以后,又觉得有希望了。”小陈向记者透露,他和女朋友都是江西人,各自都有兄弟姐妹,家庭也不宽裕。在买房这件事上,双方家里都不会给予资金支持,只能靠自己。
“我们两人存款有15万元左右,基本上只能选择低首付或者买小户型。”小陈称,换房比买房更麻烦,他肯定不会考虑小户型,首选还是建面10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选择低首付房源先上车,他确实有想过,只是考虑再三放弃了。
“之前去看了一个楼盘,首付8万元起,只需先给1成,剩下2成可分三年免息支付。”该楼盘的现场销售给小陈算了价格,买一套建面92平方米的三房户型,总价约84万元,首付不到9万元,月供3200元左右。但小陈近三年内要还清垫付的16万元首付。“如果购买了低首付房源,意味着未来三年既要还月供,又要还首付款,压力太大了。”
小陈称,虽然不打算选择低首付的房源,但他的“置业梦”仍在继续,希望找到地段各方面相对合适,首付也不会超出预期太多的房子。“心里是很想买房,但是口袋里真心不够钱。”小陈直白地说,如果非要买房,工厂附近的一些小区二手房他们也能买得起,只是现下市场上的优惠房源较多,自己还想等等看,买一套相对合心意的房子。
“最近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说实话,有点焦虑,主要怕市场真的回暖了,就错过了低价买房的机会。现在是一边看房,一边多攒首付款,说不定合乎心意的房源出现后,我的首付款也差不多够了。”小陈说,主观上他还是希望楼市低迷的情况持续,但是客观上应该不太可能,所以他密切关注着市场动态,择机出手。
当前,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小陈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情况,选择多攒首付,再择机出手,无疑是理性的购房行为。
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