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惠城轨列车编组站。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交通,搭建起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支撑着城市向外向上生长。多年来,江北区域始终把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不断优化完善外联内畅交通路网,提升城市发展格局。
从一条条道路通车,到一座座桥梁飞架,再到轨道站点设立,江北区域交通路网越织越密,市民出行日益便利。迈入“十四五”新征程,江北区域紧跟惠州深度融深融湾步伐,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着力构建更加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面向湾区,立足未来。
修桥建路
夯实发展基础
道路宽阔平坦,街道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如今的江北中心区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让居民尽享高效、便捷的现代化都市生活。而追忆往昔,二三十年前,这里不见几栋高楼,现代化道路更是寥寥无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江北,那真是郊外,很不方便。”娘家在河南岸,家住江北的刘碧玮对记者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广汕公路惠州段的惠州大道和东江大桥建好,江北才真正与老城区连在一起。刘碧玮说,当时江北很荒凉,连像样的水泥路都找不出几条。
20世纪90年代市政府搬迁至江北以后,伴随一系列规划出台,江北进入快速、全面的发展时期,各项配套接连落地,惠州大桥、合生大桥、中信大桥、隆生大桥等过江桥梁先后落成,惠博大道、三环北路、金石二路等城市主干道相继通车……江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夯实了发展基础。
“去哪都方便,出门便是市中心,周末想去博罗或者汝湖等地农家乐玩,一路畅通无阻,想去别的城市,上高速也很方便。”刘碧玮说,现在他们住在江北,交通方便多了。“交通兴带动百业兴,交通畅顺大家才愿意过来工作、居住,城市才能建设起来。”
为了带动江北区域的发展,市住建局编制了江北沿江经济带规划、江北中心区详细规划、江北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江北东区分区规划和江北西区分区规划等。诸多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亦伴随着一系列交通项目的建设落地。在交通运输的助力下,眼下的江北中心区不仅成为了惠州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也已成为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有近百栋重点培育的商业楼宇,超过2000家国内外企业进驻。
“所谓路通财通,纵横交错的路网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给江北区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惠州城市规划保持长期关注的资深媒体人曾学明解释,交通对于任何地区来说都起到了发展的支柱作用,交通作为城市的“经济动脉”和“发展原动力”,能为区域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激活城市生命力。
路网延伸
壮大区域“骨架”
延伸路网“触角”,拓展城市空间。去年7月发布的《惠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构建“外联内畅”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骨干路网体系,以及惠州北站等城市枢纽配套工程建设。而“两环十射”对江北区域的空间格局影响重大。
(备注:“两环十射:三环路、四环路”+1号公路,以及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龙大道、惠民大道、惠泽大道、惠澳大道、演达大道、鹅岭南路(+仲恺大道)、金恺大道、永联路(+江南大道)。)
“江北的空间格局,正随着交通路网不断延伸,而向外拓展。”曾学明认为,在“南拓北进”战略的指导下,江北中心区建设日益成熟后,发展空间也继续向北挺进。当前,三环北路到“四环北路”(即北环大道)的交通网络愈发密集,区域各类交通设施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江北区域交通“骨骼”撑开的声音已响在耳畔,更大范围的区域建设正在进行。
在江北东区、江北西区分区规划发布之后,江北区域三环北路到“四环北路”之间的交通项目不断规划落地。惠城区“两环十射”当中的“三射”: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龙大道、惠民大道便位于江北,并撑起江北东、西两区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江北区域规划了7条以“金石”命名的城市主、次干道,呈东西走向,横跨于“三环”与“四环”之间。其中,金石二路已全线贯通,并有效带动周边三新片区的发展。三新片区紧邻江北CBD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金石二路通车后,与三环北路、惠博大道和惠州大道构成三新片区外联的交通主框架,而片区内多条支路先后修建,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也加速了区域发展。目前在该片区,已有惠州日报社、惠州市林业局等单位,以及泰丰千湾汇等楼盘进驻。随着交通路网越织越密,三新片区与江北中心区将慢慢抹平发展落差,实现共融。“三新片区作为江北核心区和江北西区的衔接板块,发展空间还是很不错的。”原惠州市规划建设局顾问总规划师、正研级高工刘家驹如是说。
今年2月《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惠州交通‘十四五’规划”)发布,其中提及,金石三路建设工程预计2022年动工,2025年竣工。“金石三路道路位于金石四路和金石二路之间,衔接金龙大道,连接惠民大道。其日后通车,一定程度会缓解周边几条道路的交通压力,而且把碧桂园日昇昌·领峰花园、方直星图、汇显泰华园、南国园等几个项目连成一片,打通了江北东区的最后壁垒。”江北东区某楼盘营销负责人称,江北的交通路网不断升级,为区域发展持续提供新动能。
同在2月,惠州市1号公路(惠霞高速)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起于广惠高速规划汤泉互通,终于大亚湾石化大道(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远期还将延至稔平半岛。路线由北向南经北环大道、四环东路、马安镇、良井镇,向南衔接至霞涌黄金海岸,预留跨海通道。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施为学曾向本报记者介绍,1号公路南北交通轴线是惠州市南北向的主要廊道,“丰”字交通主框架的“脊梁”,可带动沿线和组团片区发展,推动惠州由临湖、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这意味着,依托于北环大道,江北区域将搭乘1号公路建设的东风,再打通一条外联“大动脉”,进一步丰富对外联系层次和联通能力。
轨道建设
加快融湾融深
融深融湾,交通先行。惠州交通“十四五”规划明确,惠州要规划形成“四主七辅”铁路枢纽体系,实现惠州-广州、惠州-深圳30分钟互通,夯实惠州在大湾区的重要铁路枢纽地位。其中,明确要高标准建成赣深铁路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区域门户、城市客厅,城际铁路加快连线入网,实施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
2016年3月开通运营的莞惠城际轨道在江北设有云山站。该轨道站点的设立,对于江北轨道交通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莞惠城际轨道作为珠三角地区的城际客运专线铁路,未来主要服务于珠三角城市群,莞惠城轨的运营,形成珠三角地区‘一小时通勤圈’,成为珠三角城市群建设中交通一体化、便利化、常态化联通的重要一环。”莞惠城际惠环站相关负责人称,莞惠城际轨道的开通对惠州与东莞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便两地市民的出行,乘坐莞惠城际能直通东莞,通过换乘可畅达广深等地,很快还可以换乘至佛山。近年来,持有“E卡通”等往返云山站与惠环站的人很多,尤其是早、晚上下班时间段。
去年12月,惠州北站开通运营,江北构建面向湾区的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迈出关键一步。惠州北站位于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白石村东北部,并且已建成金泉路、小金河大道等多条道路内引外联。
“高铁会改变人的生活半径。赣深高铁开通以后,许多人已开始意识到,区域间的地理距离,将被时间距离打破。”曾学明表示,轨道交通是助力都市圈、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抓手。惠州北站的开通,对于江北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得益于与惠州北站的距离优势,江北将依托于惠州北站枢纽的建设,进入融湾融深的快车道。
“另外,广汕高铁也将有联络线接驳惠州北站,即惠州北站未来将实现惠州到广州、惠州到深圳的高效通行。现阶段,莞惠城际铁路小金口至惠州北段正在建设,预计2024年竣工。届时,在江北中心区与惠州北站之间,将有轨道联通,进一步提升江北市民轨道出行便捷度,同时也将为江北区域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他补充道。
随着“双区”建设深入推进,基于惠州北站开通、莞惠城际北延线项目建设的契机,江北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依赖城轨、高铁等大运力、高效率的轨道交通工具,江北将加速融湾融深,为争创宜居宜业宜游一流中心城区贡献力量。
立体交通
绘就建设新蓝图
潮涌大湾区,江北谋新篇。放眼江北区域,一条条纵横交织、无限延伸的大道与各个建设完成的轨道站点,与区域的发展在多方位、多层次上相互作用。对内,江北持续完善区域路网体系,规划建设金石三路、经四路以及多条支线道路,改善“微循环”;对外,江北背靠惠州北站、云山站以及“1号公路”,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网络优势,主动融入湾区发展。
按照惠城“十四五”规划的要求,未来将规划建设江北金融集聚区、金融人才培育基地等,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承接深港金融机构的金融外包、金融后援、金融科技、金融资本和金融培训等金融服务。还将以江北街道为中心,沿东江两岸着力做大做强楼宇、科创、现代服务、商贸物流等城市经济。
“从惠城‘十四五’对于江北的发展定位来看,江北未来发展将立足于惠州CBD之上,向着粤港澳大湾区进发。”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江北作为惠州CBD中心,始终有着其他区域无法企及的优势,包括高铁北站新城崛起,实质也需依赖江北CBD商圈的辐射效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江北产业方向为金融、现代服务、文化体育、会展、数字经济等,而放眼国内外各大城市,一般发展金融产业的区域,都是城市里最具活动、魅力的区域。
立体交通网络不仅助力江北融湾融深发展,更勾勒出另一幅生活蓝图。“光正学校有很多学生是江西、东莞、深圳过来就读的,他们周末都是坐高铁或家长轮流接送。”孩子在光正实验学校就读的深圳人罗先生说,随着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发展一体化,城市壁垒将被打破,“湾区生活”已通过轨道通勤等方式慢慢走进现实。而江北不仅有成熟配套,也有快速融入大湾区的优势,令人向往。
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