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画:满满的收获(横板)。新华社发
惠州日报讯 (记者侯县军)“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5月21日,小满,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正是初夏时节。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都能让人顾名思义,小满则听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理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此时,自然界的植物比较茂盛丰满,麦类等夏收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不到最饱满的时候。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新的寓意,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期间,雨量增多,正所谓“小满小满,江河易满”,加上天气炎热,湿热交蒸,人们容易出现头身困重、脘闷腹满、大便溏稀、口苦纳差、尿黄短少等湿热情况,小儿脾常不足,消化功能不完善,更加容易出现厌食、腹泻等情况,所以预防湿热是非常有必要的。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陈文滨介绍,因南方人本身内湿较重,内湿、外湿的共同作用,容易因湿郁肌肤、肠胃积热、饮食不适等原因诱发各种皮肤病,如湿疹、脚气、下肢溃疡等。对于皮肤病的预防,应该以饮食调养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黑木耳、西红柿等,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煎炸烧烤之品,牛奶亦建议少喝。晨起空腹可多喝水,以温开水为宜,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内热的排出,同时要注意顾护脾胃,脾主运化,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弱则水液代谢失常会诱发或加重皮肤病。如出现湿热症状,可在中医辨证下口服中药汤剂清热祛湿;湿热重者,可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硬膏贴敷、中药熏蒸、拔罐疗法、耳穴压豆等进行辅助治疗。
榴花似火、桃李新熟、蜓立荷角、作物旺盛的初夏景象已经在惠州大地上演。陈文滨建议市民朋友平日多参加户外运动,适当晒晒太阳,以升发阳气驱赶寒邪,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抑制怒火频发;生活作息规律,合理安排劳作,适当运动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