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罩对通气性要求更高,儿童应使用合格的专用口罩。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老年人更要应接尽接新冠疫苗。 惠州日报记者蓝斐菲 摄
疫情防控动态 码上看
6月即将到来,“六一”国际儿童节、端午假期也将接踵而至。疾控专家提醒,疫情当前,过节切记做好做足个人防护。
目前,3岁以下儿童尚无新冠疫苗,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也不太适合佩戴口罩。那么,广大家长该如何做好儿童健康防护?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惠州市疾控中心做出相关解答。
儿童该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市疾控中心: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在照看低龄儿童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由于1岁以下婴儿不太适合佩戴口罩,因此防护以被动防护为主。家长和看护人需主动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咳嗽、呼气,不要亲吻孩子等。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喂食孩子(包括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孩子喂食),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咳嗽或打喷嚏一定要用纸巾遮挡口鼻(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则应用手臂完全挡住口鼻,然后再彻底清洗手臂),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桶。
儿童日常生活用品单独使用。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乱摸、不吃手、不挖鼻孔、不揉眼睛等。
家长、监护人、看护人、同住人以及给婴幼儿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全程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孩子。
婴幼儿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1岁以上儿童和家长应正确佩戴口罩,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合理规划行程,包括简化个人行程轨迹,减少聚集,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减少感染的风险。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距离至少1米);避免让孩子直接用手触摸公用物体表面,触摸后需及时洗手。家长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
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要引导儿童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近视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当家长、监护人、看护人以及服务婴幼儿的工作人员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时,应尽量避免与孩子直接接触。若儿童需就诊,尽量缩短儿童在医院就诊或接种疫苗时间,回家后及时洗手。
儿童房间保持整洁,适时开门和开窗保证足够新风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空调房间中。
疫情流行期间,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以及服务婴幼儿的工作人员,要配合好当地的防疫要求。
外出回家后要注意什么?
市疾控中心: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洗手后才能抱孩子。孩子外出回家,脱去衣服并换鞋后,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洗手。在家中,普通肥皂或洗手液都可以,一定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且按照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攻大立腕)仔细揉搓手上的每个部位。洗手完成后再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漱口可以用淡盐水也可以用清水。
哪些情况下要戴口罩?
市疾控中心:对于以自我防护和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的家长和孩子而言,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在医院、密闭空间、人流密集的场所等,均应佩戴口罩;另外,如果本人出现发热、流涕、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时,也应佩戴口罩;在人口稀少的通风空间,可不戴口罩。而在低风险、没有病例和密接者的地区的幼儿园,出于幼儿特殊的生理特征考虑,不建议戴口罩;儿童运动时,也不建议佩戴口罩。
在佩戴口罩前,应先查看其是否在效期内,因为所有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都有时效。此外,应洗手后再佩戴口罩,建议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污染,及时更换。
如何让孩子配合戴好口罩?
市疾控中心:很多宝宝不喜欢戴口罩,有的是因为觉得太闷、喘不过气,有的是觉得口罩带子勒耳朵。如何让孩子戴好口罩?首先,家长应购买适合孩子佩戴的合格的儿童专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这些口罩可能会有一些花纹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虽然儿童口罩外形与成人口罩差不多,但因为儿童脸型相对较小,尤其是低年龄儿童,如果儿童佩戴成人口罩,儿童脸部与口罩的贴合不够紧密,对于阻挡病毒的作用是有限的。另外,因为儿童呼吸功能较弱,儿童口罩对通气性的要求会更高,所以使用儿童专用口罩更合适。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告知孩子为什么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佩戴时帮孩子调整好口罩的位置,让孩子更舒适、减少抵触心理。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角色扮演、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减轻对口罩的抗拒感和陌生感。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材,大人们坚持正确佩戴口罩,孩子也会学着去戴好口罩。
口罩摘下后能再次使用吗?
市疾控中心:不建议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如果反复多次使用,除了口罩的防护效果下降外,口罩外层积聚的灰尘、细菌、病毒等可能会污染内面,造成感染。如果在可使用时效内,且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必须重复使用时,不要直接将口罩摘下来后塞在口袋或包里,应叠好(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叠)放在清洁的自封袋中,以免口罩内面被外面污染。此外,口罩绝不能用水或酒精清洗后再反复使用。外出佩戴过的口罩建议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单独置于塑料袋等密封袋中,然后弃于封闭式垃圾桶内。如果在医院则应丢弃在医院专门配备的黄色垃圾桶中。
专家提醒
“疫苗犹豫”不可取 “应接尽接”有必要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老年人的危害是否依然很大?为什么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出现重症和死亡情况?目前,大部分奥密克戎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这让一些本身存在“疫苗犹豫”的人更加觉得没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这种观点是否合理?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进行了相关解答。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老年人的危害依然很大
在疫情广泛流行地区,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来说,依然是一个危险的病毒。香港卫生署公布的信息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80岁以上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老人的病死率达到了16.5%。单从数据上看,这个病死率和武汉早期报道出来的80岁以上老人的14.8%的病死率是非常相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老年人,尤其是高龄人群感染之后,如果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带来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重症和死亡情况?
第一,老年人免疫力相对减弱。
第二,老年人一般感染病毒或者细菌后,自身免疫发生率增加,更容易出现炎症反应。
第三,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基础性疾病,病毒会导致原有疾病的症状更严重或者更容易出现合并症。
这种情况不光是在新冠病毒导致的感染当中出现,流感也是这样,还有我们身体平常就携带的肺炎球菌,体内可能存在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肺炎球菌侵袭性疾病,容易发生带状疱疹。
早期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侵犯人体大多数组织和器官,如果再有基础性疾病,出现严重合并症的几率更大。因此,全球免疫策略一直把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作为优先人群来进行疫苗接种。
所以,对于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更要应接尽接,把患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降到最低。
权威答疑
为何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权威解答来了!
疫情发生地区为何要开展多轮核酸检测?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为什么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常态化核酸检测是否是强制性的?针对公众关心的核酸检测问题,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负责人作出解答。
“应检尽检”“应转尽转”及时发现传染源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新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更快、潜伏期更短、隐匿性更强的特点,我们必须以快制快,及时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才能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时,特别是风险来源不明的情况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划定区域人口的核酸检测。在人群筛查结束后,根据感染者检出数量及其分布等情况,研判疫情防控风险,再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轮的核酸检测。只有尽快做到“应检尽检”,对感染者和密接“应转尽转”,及时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尽早控制疫情,才能减少核酸检测轮次;如不能做到“应检尽检”和“应转尽转”,将不得不通过更多轮次核酸检测来找出感染者。
在我们印发的第三版区域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中,对核酸筛查的策略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各地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判、细化,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导致一些早期感染者不易被发现,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困难。
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中,核酸检测是迅速发现传染源、锁定管控目标,进而采取隔离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有效手段,在历次成功处置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今年以来有效应对吉林、上海、北京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过程中,核酸检测的作用更加突显。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核酸检测为中心扩大预防”策略,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应对疫情。
在尚未发生疫情,但输入风险较高的地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织密疫情监测网,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更好落实“四早”要求;同时,有利于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人群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核酸检测服务。因此,各地可结合本地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
常态化核酸检测因时因势而定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求决定的,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城市;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均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检测频次由当地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核酸采样注意事项
01
采样前
1.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需间隔48小时方可进行核酸检测。
2.核酸采样前半小时尽量不要喝水、进食。
3.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排队保持1米距离,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
4.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示,并按要求提前填写个人信息、准备好采样码。
02
采样期间
1.始终保持安全距离,在医生完成前一名受检者并双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再迅速上前脱下口罩张嘴采样,采样后立即戴好口罩。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要把钥匙、手机、身份证等私人
物品放在台面上。
3.在采集口咽拭子时被检测者头后仰,尽量放松、待检测者轻张口、不喊叫、 不做深呼吸。
03
采样后
1.采样完成后,应进行手部消毒。擦拭后的纸巾或废弃口罩不乱丢弃,应放置于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
2.戴好口罩,有序离开,不在采样点逗留。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周鑫 唐运胜 郭家亮 唐文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