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栋镇乡村振兴讲学堂办到农村学校,鼓励学生认种西红柿
家有好“杮” 快乐劳作
2022年06月14日惠州日报惠城新闻
字号:T|T
学生在采摘自己种的西红柿。
日前,记者在三栋镇坝山口村曾鑫业小朋友家门口看到,3棵西红柿长得枝桠茁壮,上面挂满了或青或红的西红柿。刚放学回家的曾鑫业拿着小筐摘下成熟的西红柿,享受收获的喜悦。
今年3月,三栋镇乡村振兴讲学堂将教育实践课堂延伸至农村学校,由惠城区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教育文化专家组成员、三栋镇乡村振兴讲学堂名誉顾问李彦青出资购买了3000棵西红柿苗,送给三栋镇的演达中学、演达中心小学、养志小学,开展“家有好‘杮’”认种西红柿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家校联动共建美丽乡村,吸引约500户学生家庭参与。
李彦青介绍,开展“家有好‘杮’”认种活动,是乡村中小学教育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符合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导向要求。西红柿具有成本低、易推广种植、劳动见效快的特点,且有美化庭院景观的作用,贴合乡村农户的实际需求。“通过家长参与指导孩子投身劳动实践,可以从小激发孩子们建设美丽乡村的兴趣和动力。下半年将继续开展这项活动,让更多农户家庭参与进来。”三栋镇党委委员黎定鹏说。
“看着小苗一天天长大到开花结果,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曾鑫业自豪地说,他种的西红柿已采摘了10多斤,吃不完的还送给了亲戚。
“学生和家长都很积极地参加‘家有好柿’认种活动,天天都在家长群晒图。”养志小学校长刘智伟说,学校准备在本学期散学典礼上,给每班评选出种得好的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并请家长把他们参加劳动实践的照片上传至成长档案,进一步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动手能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