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向广东广西 派出工作组协助指导防汛工作
新华社广州6月15日电 受近期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15日,广州中心城区罕见发布洪水红色预警,广东多地出现洪涝灾害,防汛形势严峻,风险叠加。各地闻“汛”而动,党员干部、应急救援力量冲锋在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州城区罕见发红色预警
“各船舶请注意,现在水位高涨,请加固锚缆,以策安全。”15日,在广州内港海事处值班室,海事执法人员在监控视频前通过甚高频无线电话不断提醒辖区船舶。
当日,广州中心城区所有客轮航线停运。广东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发布了广州中心城区洪水红色预警,近年来罕见。
广州市三防部门研判,受上游洪水及天文大潮共同影响,预计未来三天珠江潮位将全面超警。
近期,华南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西江发生2022年第3号洪水,北江、韩江分别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这是自2009年以来,西江、北江、韩江首次同时发生编号洪水。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14日通报,根据有关标准,经综合分析研判,珠江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目前,相关工作组正在广东、广西指导地方开展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广东已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广东省气象部门统计,常年“龙舟水”期间,广东省的平均降雨量为324.4毫米,而今年则达到341.5毫米,超越常年。
冲锋在前抢险救援
广东各地各部门闻“汛”而动,党员干部、应急力量冲锋在前,及时转移群众,抢险救援。
——预报预警,部门联动。精准预报是防御组织的前提。广东省三防、应急部门统筹抓总,持续与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部门会商研判,通过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向全省21个地市约1.8亿短信用户发布强降水、地质灾害防御提醒短信。
——压实责任,转移群众。广东要求发挥“五级书记抓防汛”的有效机制,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风险研判到哪里,指挥调度就到哪里。14日,强降雨重灾区河源全市停课;水利部门先后发出3次调度令,指令东江水利枢纽加大下泄流量直至闸门全开泄洪。截至14日21时,广东全省紧急避险转移32802人。
——抢险救援,冲锋在前。强降雨导致多地夜间出现险情。截至14日,韶关消防救援人员利用舟艇连夜现场营救群众360余人,疏散近500余人。
13日,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旗石村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河源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迅速前往救援。特警黄伟森和甘敏在洪水中被卷入涵洞,庆幸的是,两人最终又被洪水冲出涵洞后获救。上岸后,他们不顾自身伤势,一直说:“不要管我,先救群众!”
防汛形势严峻,压实压紧责任
广东省防总研判,当前,广东正遭遇今年“龙舟水”期间最严峻的防汛形势,各类风险叠加,面临降雨持续且落区叠加、江河全面涨水、水利工程险情等级升高、地质灾害频发、高潮位与洪水叠加加重内涝、强降雨防御过程中的意外事件等六个方面风险。
“强化防汛抢险救灾各项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东要求各地各部门,决不能有半点的侥幸心理、松懈心态和麻痹思想,切实压实压紧防汛责任。
广东省气象部门15日预报,未来一周广东省强降水持续,且强降水落区重复出现在粤北和珠三角地区,降水时间超长,降水累积量大。上游来水明显,灾害风险叠加,需重点防御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1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当日国家防总继续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向广东、广西派出两个工作组,协助指导防汛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15日至17日,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8日至20日,广东和广西中北部、湖南南部、江西、福建北部和西部等地有暴雨到大暴雨。
15日,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召开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议。会商指出,未来一周,华南、江南强降雨仍将持续,雨区与前期高度重叠。当前,珠江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受影响区域中小河流洪水和局地山洪地质灾害频发重发,防汛形势复杂严峻。要进一步强化会商研判,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滚动会商,提出针对性防范应对措施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及时调整应急响应,全面落实应急措施。
同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福建、江西两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