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邱若蓉 通讯员陈佛良)今天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记者日前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垦造水田2.4万亩,完工超1.8万亩,形成水田指标超1.1万亩,连续5年按时完成省下达垦造任务。
近年来,惠州积极采取措施,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制度,严守耕地红线,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垦造水田既是落实耕地保护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重大项目落地、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组织实施垦造水田项目过程中,我市通过对农村有关地区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系统综合整治,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农田生态环境,还保障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垦造形成的水田配套设施齐全、权属关系清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垦造水田2.4万亩,完工超1.8万亩,连续5年按时完成省下达垦造任务。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随着项目加速布局,需要占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施垦造水田项目,新增耕地指标规模将有效解决占补平衡问题。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建设项目如占用耕地,必须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规定严格执行,补充耕地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占用耕地质量等级,占用水田必须补充同等数量的水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
据介绍,截至目前,通过垦造水田,我市已形成水田指标超1.1万亩,有效解决了产业园及重大项目用地的占补平衡问题。根据广东省新一轮垦造工作计划安排,今年惠州计划新增垦造水田超1600亩。为了按时完成任务,目前我市有关县(区)正在加快开展项目选址立项、征求农民垦造意愿等工作,确保顺利完成2022年省下达的垦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