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惠州分行员工到广东科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金融需求。](../../../pic/202206/28/328f81ed-e3ea-4aa1-9d0e-f3ad06280ec1.jpg.1)
农行惠州分行员工到广东科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金融需求。
“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和生力军。然而,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不少企业或多或少都经受了疫情的冲击,不同程度存在经营困难,面临着流动资金短缺的严峻考验。
近年来,农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农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进“科创小巨人”培育计划,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通过一系列有梯度、有温度的服务,聚焦企业金融需求,优化金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丰沛甘霖滋养,“小巨人”迸发“大能量”。截至今年5月末,惠州农行对“专精特新”企业授信授信额度已超过20亿元。
“智链融通”精准滴灌专精特新供应链企业
在惠州大亚湾的广东科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科翔”)内,智能车间里一台台高端精密设备有序运转,高密度印制电路板的生产紧张而有序。“疫情期间,我们上游供应商的现金流比较紧张,对我们也造成一定影响,关键时刻,惠州农行的贷款犹如‘及时雨’一般,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用实际行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广东科翔相关负责人说道。
广东科翔是一家从事高密度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广泛应用于5G通讯、汽车电子、新能源、医疗电子等领域,2020年11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A股上市。随着其业务规模逐渐扩大,资金需求量增多。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回款节奏,受疫情影响,该公司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出现应收账款回款账期长、融资难、需求急等问题。
惠州农行在获悉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广东科翔企业,了解其及上游供应商资金需求,并积极探索与其的深入合作,构建产业链金融服务商圈,通过“智链融通”业务有效解决其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资金问题。
经过前期的资料准备和审核,3月3日,广东科翔拟发放首笔供应链融资贷款,因此笔贷款为农行惠州分行首个e账通商圈,在发放首笔贷款时,广东科翔工作人员不会操作系统,着急地向农行工作人员咨询。惠州农行高度重视,选派人员驻点广东科翔公司,分支行联动,共同指导客户操作系统,直至晚上9时许,第一笔1000万元贷款成功发放。
随后,农行继续深入对接广东科翔上游相关供应商,为广东科翔在深圳、江西的异地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积极联动当地农行员工解决开户等事宜,截至目前,成功为广东科翔五户上游供应商合计发放5000万元贷款,有效缓解广东科翔五家上游供应商在疫情期间的生产、代发工资需求,为企业群体源源不断注入了金融活水。
惠州农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智链融通”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为其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支持,可为企业提供e信签发、拆分、转让、到期收付款、追溯流转路径等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
量身定制为企业打造专属信贷产品
位于惠阳区的专精特新企业志海新威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无毒环保PVC稳定剂、塑料粒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该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企业已形成9大类200多个产品,带动200多家下游企业。与此同时,企业每年拿出总营收的5%用于研发,产品销量与创新研发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五名。
近两年来,国际贸易局势复杂,而志海新材料公司却海外订单不断,凭借产品不断创新和性价比优势,牢牢地锁定了市场。
惠州市志海新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严晴介绍,去年以来,受国际市场影响,该公司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面对生产流动资金短缺困难,志海公司找到了农行惠阳支行,该行第一时间为其提供了1000万元普惠低息流动资金贷款。“我们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也是农行扶持的一个对象,所以给的贷款政策非常好,手续很简单,线上交材料,很快贷款就批下来了,非常方便。”严晴说。
“我们针对惠阳区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成立了专项金融贷款产品‘科易融’,通过产品在和客户的对接沟通过程之中,了解企业的需求,最终达成合作客户超过60%。”农业银行惠阳支行行长邓振鹏介绍,惠阳农行在今年加大力度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助力企业恢复生产、扩大经营。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推出抵押E贷、结算E贷等线上化产品,提高服务效率。截至今年3月末,农行惠阳支行今年新增投放普惠贷款超3亿元,同时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出台系列降费措施,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成本。
综合性金融服务赋能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
规模虽小,但在产业链中不可替代;领域虽细,但在价值链上居于上游。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崛起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担当。在疫情时代,稳定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是稳生产、稳增长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政策培育和金融护航,惠州“专精特新”企业蓬勃成长,2018至2021的三年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最初的5家发展到300多家,三年间“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以数十倍增速增长。到去年末,我市已有26家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300家获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而美”托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小巨人”也有“大烦恼”,企业研发投入高,供应链不成熟,尤其容易受疫情“冲塌”等问题也在困扰着他们。如何帮助“小巨人”企业“强链”“补链”?为了解决“小巨人”融资问题,农行专门推出了“小巨人”贷,对于“小巨人”企业分别从企业准入、担保方式、利率执行、贷款额度等多方面给予企业差异化政策,让“小巨人”的贷款门槛更低、信用方式更容易、贷款额度更高、贷款成本更低。从而加强与“小巨人”企业的合作覆盖率。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今年,“专精特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提出,着力强化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支持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既是积极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银行自身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惠州农行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不断加强政策倾斜和资源配套,聚焦企业金融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精准对接专精特新企业全生态、全周期,在“存、贷、股、债、服”产品需求的基础上,从客户分类、信用评级、授信管理、信贷授权、担保方式、投贷联动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支持政策,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林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