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人员在田间观摩了解优质稻丝苗米新品种生长情况。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王瑞红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王瑞红)日前,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龙门县龙田镇西埔村举行全市优质稻丝苗米栽培技术培训班暨新品种现场观摩会,现场展示23个优质稻丝苗米品种,并对其生育特性、穗粒结构、群体表现、综合抗性以及米质等级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通过加快优质稻丝苗米品种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助力我市粮食安全生产。
在西埔村300亩水稻示范基地里,经过农技人员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种粮大户代表等现场观摩、评审,评选出南晶香占、软华优金丝、恒丰优158、二广香占3号、野香优莉丝、青香优19香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高,将作为我市下一步重点推广的品种。据悉,此次观摩会现场展示的水稻优新品种来自省农科院、华南农大、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等知名科研育种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所引进品种能较充分代表我省当前水稻生产用种发展趋势。
优质丝苗米栽培技术培训班随后在龙田镇邬村举办,华南农业大学唐湘如教授讲授了香稻增香优质栽培技术、水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等。参会人员表示,在田间“看苗选种”,直观了解适宜当地栽培的优新品种,结合理论授课学习新知识,这样的交流学习令人受益匪浅。
据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作出了全面部署,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围绕“上下联动抓共建,紧贴需求抓服务”工作思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今年上半年建立水稻良种示范基地300亩,引进推广水稻、玉米、花生等优新品种84个,配套推广高产高效集成技术6项。
“今年我市农作物优新品种推广力度大,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强大的良种支撑。”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强调,接下来各县(区)要认真做好良种展示示范工作,加大优新品种引进力度,注重良种与良法配套,让优新品种的丰产性、抗性及品质等优良性状充分表现;种粮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我市晚稻生产即将开始,市、县(区)各级农业农村综合服务部门要提早行动、深入一线,做好晚稻播种、育秧等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奋力实现全年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