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韩愈对教师的定义是这样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固然,老师是可以让学生们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但同时,在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更深深地感悟到,爱,在为人师者中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都说老师是园丁,如果这园丁心中无爱,那么他浇灌、修剪出来的也只不过是一朵朵看似娇艳的花朵,一株株相似的小树罢了,虽然整齐规范,但却缺少灵魂。而心中有爱的园丁,他的爱就是清水,就是剪刀,他会因材施教,手中的花草树木虽然形态各异,但却会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是最神奇的沟通桥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含义。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办公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老师,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用砖头砸同学”。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故事有些内容值得大家深思和品味。
一名好老师,除了有高尚的师德,还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
我是一名美术老师,我热爱美术,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在我的指导下喜欢这个充满色彩,充满想象的科目。但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就遇到了一个对美术充满厌烦情绪的小男孩。初进他的班级,我满怀着期待与热情,却在众多或好奇或兴奋的眼神中看到了这样一双厌烦的眼睛,无论我的课堂有多么地丰富有趣,都得不到他的肯定。他并不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但同样也会一次次不上交美术作业。我很奇怪,在这样本该对色彩充满好奇的年纪,不会运用它比较常见,但为什么会有厌烦呢?于是,我开始格外留意他。
我选他作为课代表,这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包括他。他来到了办公室,直截了当地要拒绝我。可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是不会轻易答应的,除非他能够上交一份我满意的作业。就这样,在我的强迫下,我看到了他的作业,虽然一眼就看出是敷衍了事,但令我惊讶的是他有着不错的美术功底。我继续观察,每一次作业我都会单独把他叫过来询问他对自己作业的想法,同时我会给出相应的建议与表扬。慢慢地,他从一开始的不重视变成了后来的充满期待,作业也一次比一次优秀,现在的他更是小有名气的“画家”。后来,在一次闲聊中,我得知了他厌烦美术的根源,原来,以前的他很喜爱美术,但他的热情,在之前老师的一次次漠视与批评中逐渐被熄灭,甚至被扭曲。还好,一切还来得及。
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每天所面对的不是一台台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我要努力以一个教师的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和爱铸师魂。用智慧和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既然我们已选定教师这一终身职业,我们就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用爱去浇灌学生的理想之花,让它来辉映我们美丽的人生。亲爱的老师们,就让我们在平凡中用知识和爱去创造一个个不平凡吧!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