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镇各试点村积极探索宅基地改革相关制度助力乡村振兴

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产业用地有了着落

2022年07月21日惠州日报龙门新闻
字号:T|T
    罗洞村鹤山村民小组新宅建设效果图。

罗洞村鹤山村民小组新宅建设效果图。

龙江镇作为龙门县“龙眼之乡”,位于龙门县东南部,距离龙门县城14公里。龙江镇下辖16个行政村,以种植石硖龙眼、年桔、丝苗米、有机蔬菜为主。自2020年10月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来,龙江镇各试点村积极探索宅基地改革相关制度、如何盘活闲置宅基地、如何办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鹤山村民小组、东门村民小组、西门村民小组等多个村民小组争做宅基地制度改革示范点,为龙江镇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罗洞村

原宅换新宅,有权也有房

日前,记者在龙江镇罗洞村鹤山村民小组新规划的宅基地现场看到,新宅外墙围着防护网,工人们正忙着铺设瓷砖。“以前住的地方比较偏,如今能住上新房想想都很开心呀。”看着即将建成的新居,村民张叔满脸笑容。

记者了解到,在龙江镇罗洞村鹤山村民小组,早年因居住环境条件不断下降,村内宅基地供不应求,使得成员“一户一宅”、户有所居保障面临挑战。“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保障村民有足够的宅基地分配用于建房困扰鹤山村民小组多年了。”村民小组长张扬新说,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

自罗洞村成为龙门县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以来,罗洞村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抓手,致力解决鹤山村民小组用地紧张和居住环境恶劣问题,以“群众自愿、民主决策”为原则,以保障农户“住有所居、生态宜居”为目标,形成了“拆旧建新、以原宅换新宅”的“宅基地置换”新模式。31户村民的居住困境得以破解。

在实施“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同时,龙江镇积极谋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房建设进度,以优质的新宅房源最大程度地把农户吸引到“宅基地置换”的轨道上来。鹤山村民小组是龙门县首个新宅安置房项目实施地,项目建成后将为该村民小组村民提供极具现代气息的居住用房,成为让村民满意的优质工程和民生工程。

“以前村子虽然有硬底化道路,但还是离圩镇较远。新宅靠近镇域主要交通要道且人居环境舒适,无论孩子上学或是家庭生活都便捷许多。”和吴女士有着相同看法的村民有很多。

目前,鹤山村民小组新的宅基地中,31栋楼房正在统一修建中,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建设,接下来就是内部装修。明年元旦前,村民有望入住新居。

“鹤山村民小组的制度改革探索,有效实现了资格权重获、生态宜居、社会稳定的目标。”据龙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鹤山村民小组在新址重新获得宅基地分配资格申请建房,重获资格权的情况下实现了户有所居,有效保障了村民宅基地资格权。另一方面,新宅靠近镇域主要交通要道且人居环境舒适,村民有效实现集中安置,保证了村民生活生态宜居,社会稳定。

石前村

地票证+退出协议,盘活闲置宅基地

在龙江镇另一头的石前村,2019年,龙江镇引进总投资27亿元的大型旅游项目“鹿鹰园”就坐落于此。如何利用这次重大发展机遇提高村集体收入、带领村民致富成了石前村“两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自‘鹿鹰园’项目落地后,石前村发展规划经村集体商讨谋划已大致形成,但建设用地却成了‘稀缺资源’。”石前村党支部书记李卫明说,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龙门开展让石前村看到了希望。

2020年6月,石前村成为龙门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第二批试点村,如何盘活闲置宅基地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成为石前村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东门村民小组和西门村民小组闲置的宅基地更是成为村委谋划产业发展用地的中心。

据了解,东门村民小组和西门村民小组共20余亩宅基地因无人居住成了闲置地。为此,石前村专门成立了村民事务理事会,逐步制定了10项改革制度,改革工作取得实际进展。根据宅基地管理法律法规,一户只允许分配一块宅基地,多出的宅基地必须退回村集体,所以,东门村民小组和西门村民小组20余亩闲置的宅基地必须退回村集体。

起初,村民对宅基地制度改革不理解,让改革工作一度难以顺利进行。为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村民事务理事会多次探讨,召开村民户代表会10余次,镇村干部也专门入户上门宣讲宅基地政策、产业发展及用地谋划等。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更是率先退回自家的闲置宅基地。最终通过开会表决,形成以“地票证+退出协议”的模式进行宅基地退回。截至目前,东门村民小组和西门村民小组共退出7546平方米宅基地,完成65本地票发放,整合连片宅基地共计24.2亩,且全部进行了清拆平整。

目前,在新一轮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中,石前村已将东门村民小组和西门村民小组整合连片的闲置宅基地规划成产业用地,规划用于发展民宿、商铺等乡村旅游配套产业,以点带面打造石前村连片美丽乡村产业集群。“已与多家有意向的企业洽谈,石前村将抓住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一历史机遇,将闲置宅基地变成黄金产业用地,全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李卫明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付颖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