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市高速路上一司机突发心脏疾病,惠州交警及时施救化险为夷。在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学附近,一位市民突发心脏病,几近晕倒,路过的高中生及时施救……
天气炎热容易引发心脏不适吗?天气炎热要如何“护心”,预防心脏疾病?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思兵进行了解答。
高温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期
心脑血管疾病跟天气变化相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冠心病患者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容易加重。“近几年我们发现,天气太热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在天气太热时容易发病。可以说,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一个小高峰期。”黄思兵解释,这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高温天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紊乱、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律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黄思兵进一步分析说,高温天气室外温度较高,当人体进入有空调、风扇等低温环境或大量喝冰镇饮料、洗冷水澡时,突然过冷刺激易导致血管痉挛或血管斑块破裂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及冠心病的患者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最终很容易发展成心肌梗死。
与此同时,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心理感冒”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夏夜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再加上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此外,高温天气让人血管扩张,很多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不了解自己血压变动情况的前提下,擅自停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波动,心血管恶性疾病增加。
天热应“保心”,预防心脑血管病发作
黄思兵提醒,气温骤然升高时,心血管病人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要清淡饮食。清淡饮食可以减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风险。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等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能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及时补充水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尤为重要,可以保证充足血容量,避免因血液黏稠度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来补充夜晚的失水量。避免食用大量冷饮,包括饮料、啤酒、冰糕等。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病人尤其要避免出入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的环境。因为外界温度的骤升或骤降都会对心脏形成刺激。合理使用空调,不要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内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血管机能,运动以心情舒畅、不感到疲惫为准;运动不要过早、过强,要劳逸结合。建议以傍晚时分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柔的运动为宜。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夏季昼长夜短,加上气温高,人的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最新研究发现,心脏病人午睡半小时,能减少30%的发病概率。
要合理用药。规律服药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尤为重要,如服用阿司匹林、降压药等,切莫因为没有症状或怕麻烦而自行停用必须服用的药物。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郑海燕 唐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