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

用“温度执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2年08月14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俗话说:“法律无情人有情”。宽严相济、情理兼顾,才能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推行柔性执法,让城市更有温情、有秩序、有活力?8月11日上午,市政协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税务局及市工商联等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温度执法”情况,与会政协委员、市场主体代表围绕“疫情下开展有温度的柔性执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行面对面协商,聚焦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如何加大纾困保障力度,凝聚起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强大合力等建言献策。

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

协商会上,大家围绕惠州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展开热烈讨论。

“惠州正扎实推进深度融深融湾行动,加快发展‘2+1’现代产业集群,更加迫切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惠州市科技产业孵化协会会长、广东科鑫产业孵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辉说,在当前局部疫情延宕反复、国际局势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更要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更多好企业和优质项目入驻惠州。同时,建立以各类主体参与、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改善营商环境服务队伍,继续推进和落实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减负纾困。

“建议相关执法部门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确保柔性执法制度化、公开化、常态化。”惠城区政协常委、市律协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邹朝贵认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推行柔性执法既要体现助企纾困的原则,也要避免执法人员因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而踩红线,因此,要建立健全简易引导、容错纠错、守信激励等工作机制,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行政相对人容错纠错空间。

市政协委员、市律协会员违规行为调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志晖认为,将个人独资企业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等具有积极意义。对此,他建议深入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打破制约个人独资企业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瓶颈,加快推动这项工作开展与落实。

担当作为探索更多柔性执法方式

柔性是一种工作方式、工作情怀,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索柔性执法,其实也是对党员干部执法能力的考验,彰显出新时代的执法文明和智慧。

“从企业自身来看,也确实存在一些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及承诺不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就更需要执法部门树立柔性执法理念,主动担当作为。”惠州市新阶联执行会长、惠州市翰雅上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漆柏麟建议,一方面要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对企业进行普法培训和政策引导,另一方面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坚持法理情融合,在法与情之间找到合适的执法支撑点,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发展。

惠城区政协委员、市律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章利兵表示,推行柔性执法能不断释放行政执法的温度善意,彰显出法理之外的人性柔情,相关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依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防止随意检查、执法扰民扰企,清理制定柔性执法事项清单,并对清单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加强行政执法协作,控制涉企检查频率和次数,不断探索非现场执法等监管方式。

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克服疫情影响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市场主体面临原材料市场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用工难度增大等多重挑战。如何在推行柔性执法的同时,更好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协商会上,市场主体代表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执法过程更侧重辅导、政策出台更贴近企业诉求、服务帮扶更加及时。”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高雪松说,疫情背景下,各级政府“温度执法”深入民心。但目前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还在持续,希望在推行柔性执法的同时,结合企业面临的困难,在畅通供应链、税收优惠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更多科学可行的举措,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更多的“人情味”。

“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冲击特别大,给旅行社经营和从业人员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惠城区政协委员、惠州市青年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宏说,希望进一步加大对旅行社企业的扶持力度,围绕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落实帮扶政策、稳定旅行社队伍、加强金融扶持、刺激市场消费等方面出台更多的举措,提振旅行社行业复苏和发展信心。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