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来自北方的老兵,定居淡水北环路已两年有余。习惯于清晨迈步在淡水河畔的林荫道上,初来乍到的我,总是被岭南的形形色色的风土人情所惊艳。远影的山巉峻,近处的树浓密,头顶的蓝天白云旖旎妖娆。“惠州蓝”城市环保名片榜上有名,眼底的淡水碧绿、弯曲,在半岛桥工程加宽处拐了一个大弯,清澈汇聚自成风光。淡水养人旺,秋收悠悠长。惠阳——鱼米之乡。
那高大威猛的棕榈树,直冲云霄而上。叶子玲珑像梳刺儿般排列整齐划一的凤凰树,花开得红红火火,宛如一片又一片撒落的彩霞,摇曳在青枝绿叶间。灌木林树冠椭圆的鸡蛋花开了,三四朵嫣红,五六朵淡黄,碧绿油亮的叶片如客家女子俊俏的手掌,采摘着岸上水果。眼帘白鹭飞来飞去,闻香识花卉,赤脚收稻米,丰收在望。最引人注目的,数那香蕉林了。散将开来,高大威猛的身架,一层又一层硕大的叶片,如一把把巨伞,守护相望。硕果累累的香蕉果,一缕缕的记忆,挂满在酷热七月的风里。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绿色军营,和我的战友比拼。
大风集结的军号突然吹响,乌云卷着蓝色的闪电、台风,刹那间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抗洪抢险就是命令,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谁数英雄?班长:“快!冲进那座房子,那里有人,救出我们的父老乡亲。”士兵:“保证完成任务!”他们三五成群冲了进去,出来时,你背上背着老人,他脖颈上架着孩子。人民的子弟兵,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营长电喇叭传来命令:“二营听命令,所有士兵,抗上沙袋,到堰塞湖大河口集合,站到洪水淹没的堤坝上,手挽手,肩并肩。你们就是一堵人墙,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大坝。”这就是军人的本色。
在狼烟滚滚的战场,在洪水猛兽的前线,在地震的第一现场,在火灾爆炸的危险瞬间。“报告班长,我上!”听一听,这就是我们的士兵,落地有声,执行如风,责任担当,高大威猛;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的军魂。谁不称赞这个群体就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
血染的风采凝聚成一道又一道排山挡海的铜墙铁壁。精忠报国,保家卫民。置自己的流血牺牲于不顾,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每一寸土地而全力以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今天,山河无恙,人民安康,有谁能数得清巍巍青山掩埋了多少忠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上,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刻在十四亿人的心坎上。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到哪都是一家人。君看!沙漠胡杨,那是军人的英俊化身;昆仑巍峨,那是将军归来沙场点兵;长城八达岭,那是多少代军人的骨肉筑成?
万里江山美如画,人间盛景在华夏。精神不朽,一脉传承。多少次,我梦中回到军营,向我的战友、我的兄弟,行一个铿锵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