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关于中国的话题也成了中心话题。国人在为中国成功倍感自豪、满怀信心的同时,也应更加清醒、更加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新实践。近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无疑是达成这一思想认识和行动实践最权威、最有效的指导和指南,是人们读懂中国成功的“密码”。
中国之路:
关键在掌握历史主动
自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更加主动的精神”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会强调“掌握历史主动”。“历史主动”这个词看似简单,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其实要自觉形成“主动”意识并真正在行动上做到非常之难。要真正做到“掌握历史主动”,必须是一个在当前先天条件上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一定时空纵深和一定物产资源的群体,同时这个群体必须是团结统一、勤劳奋斗和勇敢智慧的,即必须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方面都要足够且做好了继续前进的充分准备,而要做到这些,本质上需要有一个强大而成熟的执政团队,以及一套强大而成熟的执政理念、执政体系。提出“掌握历史主动”,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战略思维、一种强大的战略自信。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把“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第一专题开篇,这既是展示中国之路的自信,更展示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更加主动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让中国之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自觉。
中国之治:
有力度有高度有广度
中国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经济长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奇迹背后就在于中国之治力度、高度与广度的兼备。力度就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毫不含糊的首要政治问题;高度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从而使党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心相印、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广度就在于治党治国治军的全面覆盖、全面到位、全面过硬,其中治党的方式是“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治军的方式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治国的内容涵盖了“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等涉及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统一的政治重要方面。
中国之理:
守正坚持与创新发展
“中国之路”的根本选择与“中国之治”的主要做法,思想根源在于“中国之理”的基本逻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阐述了中国之理最重要的两个逻辑,那就是先进理论和斗争精神,这在“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和“坚持敢于斗争”分别进行了集中论述。而先进理论和斗争精神(包括斗争方式和斗争本领),都鲜明体现出立场观点和方法,都需要做到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持与发展相结合,因为现实总是不断变化的、新的历史特点总是在不断呈现出来。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先进理论的创新与武装,但同时也要坚持斗争精神,并不断在守正创新中增强斗争的意志、发展斗争的本领,不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始终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从中国之理到中国之路到中国之治,所反映的正是我们这个国家集体的思维到选择到行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这些根本性问题作了宏大深远谋划、全面系统部署,是新时代中国各项事业成功向前推进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必须努力理解掌握好的“密码本”。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并融入实践、推动工作,做到笃信笃行、真正读懂用好。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