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惠州中支致力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建“三道防线”阻断电诈资金链

2022年08月18日惠州日报专题
字号:T|T
    惠州中支联合辖区公安机关召开工作会议。

惠州中支联合辖区公安机关召开工作会议。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技防”+“人防”、警银联动协作、账户分级分类管理等三道防线,纵深推进涉诈资金链治理工作,辖区银行账户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以来,惠州银行业协助公安机关冻结、止付涉诈账户8738户,涉及金额26.78亿元;4月以来惠州涉案账户实现环比“四连降”,涉诈“资金链”阻断治理效果显现。

“技防”+“人防”

编牢涉诈资金“拦截网”

“王女士,您有一笔8万元交易正在被他人远程发起转账操作,我行系统监测识别为异常交易,为保障您的银行卡资金安全,因此对您的银行卡限制了出账功能。”中信银行某支行工作人员在接待王女士咨询银行卡无法转账时解释道。王女士听后表示震惊并反映她曾接到一通自称“警察”的来电称需配合“调查”其名下账户,并按“警察”指示下载了一款名为“经济犯罪侦查局信息安全系统”的APP。了解事情缘由后,该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立即警觉王女士可能遭遇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并协助其报警。经公安机关证实,所谓配合“调查”的APP其实是不法分子用于收集他人信息、远程操纵手机转账的病毒软件,对方正是通过该APP远程操纵王女士的手机发起了一笔8万元的转账。所幸,中信银行异常交易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到并自动限制银行卡出账,这才成功帮助王女士止损8万元。

上述案例是惠州市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一个缩影。人民银行惠州中支指导银行机构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防控账户涉诈风险,紧盯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转移新手法、新特征,不断优化可疑交易风险监测模型,有效提升涉诈风险识别水平和涉诈资金拦截能力。

2021年,人民银行惠州中支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指导辖区法人银行机构结合惠州当地涉诈风险特征在全省率先建立账户风险监控系统,成为科技赋能金融风险监测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同时,人民银行惠州中支培训小组深入辖区广发银行、光大银行、惠东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展现场专项培训,并指导银行机构充分发挥网点“点多面广”的优势,加强一线工作人员识诈反诈培训,提升网点事前拦截能力,守好反诈“人防关”。如: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某网点工作人员有效识别并拦截一起交友型“杀猪盘”电诈案件,帮助刘女士成功挽回20万元资金损失。

警银联动协作

打好堵截涉诈资金“组合拳”

近期,龙门农商银行某网点发现一条企图用虚假工作证明开立银行卡的线索后立即报警,有力协助警方打掉一个流窜开办卡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人民银行惠州中支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部门联防联控、综合治理。”据了解,人民银行惠州中支持续深化警银联动,督促银行机构严格落实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推动银行网点与公安派出所“一对一”结对,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可疑人员名单,联合开展反诈主题宣传活动,多措并举打出警银协作防控风险的组合拳。2021年以来,惠州银行联合公安开展“反诈拒赌 安全支付”专题宣传活动158次,张贴宣传海报3000余张;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买卖账户案件16起,现场抓获嫌疑人及通缉犯2000余人次,收到公安机关表扬信130封。

分级分类管理

有效阻断涉诈资金“转移链”

人民银行惠州中支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银行惠州中支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的理念,按照“风险分级、服务分类”原则,指导银行机构根据账户使用和交易环节的特征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提供与客户风险等级和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差异化银行账户服务,并进行跟踪评估、动态调整,将风险防控融于高效优质的服务之中。同时,针对客户类型开展服务分类管理,针对初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市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账户服务需求,加强指导辖区银行机构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出简易开户服务,通过精简开户证明材料、简化客户身份核实程序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账户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账户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账户分级分类管理为抓手,统筹做好账户风险防控和服务优化,深入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以更有效的的举措坚决遏制账户涉案风险,牢牢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曹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