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医”心向党作奉献,踔厉奋进护健康

​“党建红”+“天使白”办博罗人民满意的医院

2022年08月19日惠州日报特刊
字号:T|T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桥西六路院区。  本版图片由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提供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桥西六路院区。 本版图片由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提供

    2020年12月,该院党总支被授予“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0年12月,该院党总支被授予“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胃肠/肝胆/甲状腺外科成功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胃肠/肝胆/甲状腺外科成功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汲取厚重历史营养,沐浴新时代雨露,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院理念和“守正创新”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县域医疗中心医教研辐射带动作用,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茁壮成长,焕发出蓬勃生机。

惠州首家实现门诊医保线上支付功能、开展“服务有温度”专项行动、开展高难度手术填补县域医疗技术空白、发挥“医联体”“医共体”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秉承“博医博爱,仁德精诚”的院训,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病有良医”的美好向往和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久前,该院入列“2022年惠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名单。多年来,医院多次获省、市“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医院”“百佳医院”等荣誉。

是什么驱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实现医院发展有速度有力度同时又兼具人文的温度?该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林燕峰的回答一语中的:“充分发挥党建对医院工作的统领作用,将‘党建+’模式融入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建红”引领“天使白”

推动医疗服务有温度

医疗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博罗县“营商环境综合提升年”行动方案》文件出台后,作为县医疗领域“龙头”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围绕群众看病需求及就医的难点堵点发力,在全院上下开展2022年“服务有温度”专项行动,这也是该院党总支引领各支部建设特色党建品牌,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

超声医学科增设了“爱心母婴室”,麻醉科与骨科联合开展“无痛病房”,重症医学科推出“视频探视”人文新举措,施行本院员工“零停车”缓解患者“停车难”……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起,从患者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各支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带领各科室出“妙招”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这些举措,不仅与“服务有温度”专项行动要求相适应,更与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进步同频共振。

“床位紧”的问题,考验着医院整体的协调、应急机制和能力。医院党总支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完善“全院一张床”管理机制,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多学科协作(MDT)的需求,科学实行住院床位跨区调配,充分盘活有限的床位资源。目前,该院择期手术的病人,一般一两天内都能顺利入院,实现了“住院通知有人管,患者住院有人带,闲置床位有人调”。

为缩短术前等待日和平均住院日,门诊医生开出入院通知单后,也开好入院检查项目单,为住院患者提前规划好术前检查安排。

提及检查服务,不少患者竖起了大拇指。据悉,为解决核磁共振、彩超等检查项目等待时间长的“通病”,该院采取增员轮岗、延长机器运作时间、“中午、夜晚不打烊”服务等方式,减少受检者的时间成本。目前,核磁共振检查从上午7:30服务到夜晚10时,彩超检查的受检者当天做当天拿报告。服务模式由“病人等机器”变为“医生、机器等病人”,患者做检查最多只跑一趟。

“有温度”往往是感性的,它显露于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中。为提升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形象、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医院定期开展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礼仪培训,邀请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通过理论讲解、动作示范、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专业培训。

服务好不好,群众来打分。以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为重点,该院制定了“服务有温度”评审的标准评分表,患者投诉数量、客服回访情况等评审情况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并与医德医风考评、职务职级聘任、绩效奖金等挂钩。“虽然实施仅短短几个月,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服务有温度’专项行动是建设服务型医院的重要举措,已被列入医院党总支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林燕峰表示。

“党建红”点亮“天使白”

跑出提质增效加速度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医疗服务的提质增效,就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强就医满意度。在“微时代”背景下,医院党总支捕捉到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在创新医疗服务手段方面带来的新机遇,结合管理方式与医院党建工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智慧医疗”之路。

在大多数医院的门诊,想医保报销项目都需要带着社保卡到窗口结算。2022年2月8日,该院在全市率先开通门诊医保线上支付功能,群众只需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就能完成门诊医保线上结算和支付,不仅如此,在微信公众号上挂号、核酸开单缴费等也可选择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此举也是该院推动“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就医购药的呈现。

看似小小的升级,给患者带来的是大大的便利,背后是医院与医保局等部门的无数次沟通对接与内部的反复调试。记者了解到,作为惠州市首家实现全面线上医保卡支付、定点门诊、特定门诊、生育医保等全流程医保线上结算服务的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解锁了“医保脱卡缴费”功能,结束了参保患者只能到收费窗口结算医保业务的历史。

此外,为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避免候诊区域人员聚集,该院在微信自助挂号的基础上,上线了网上报到功能,患者在线上预约挂号后,仅需在预约就诊时间前点击“报到取号”进行就诊,无须再到分诊台报到取号。借力信息化建设,医院还全面推行自助电子发票、处方凭证扫码缴费、线上电子体检报告、核酸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服务,彻底打通就医流程“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最多跑一趟。该院还将不断探索更多“党建+智慧医疗”的方式实现医疗服务提速增效,并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中贯彻始终。

“党建红”浸润“天使白”

彰显疫情防控“博罗速度”

有着25年党龄的沈洋是该院党办副主任,不久前刚结束为期五天支援石湾核酸采样的任务回归岗位,而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带队支援抗疫。数不清有多少个日夜,在多少个核酸采样点间与多少“大白”们辛勤坚守,但她却很清晰,自己在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很多年轻志愿者,在支援回来就萌生了要入党的念头,有的甚至在一线就提交了入党申请。”沈洋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共组织参与支援任务34次,派出支援人员1469人次,其中党总支带队支援20次,派出支援人员1227人次。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凸显,人心在党旗下凝聚。

党总支办公室主任陈一斌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为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医院党总支多次发出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把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任务,还组建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并由党总支、党支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根据需要,组建了核酸检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物资保障、防疫宣传等5个党员突击队,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协助社区抗疫。

身穿白衣,心有锦缎,“医”心向党,无私奉献。据悉,仅今年上半年,该院共12次派出核酸采样员及院感员317人次,分别支援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以及本市的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区;共12次派出280人次开展本县各乡镇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不仅如此,医院有21人加入博罗县组建的核酸采样“特战队”,2月27日至4月12日期间,“特战队”几乎都在外进行高强度工作。为做好精准防控,还选出精兵强将参与隔离点工作,今年共续派出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累计28人长期进驻隔离酒店,其中9名是医生。在县看守所,今年医院也派驻了4名医生和3名护士。

上两个月的儿童流感及手足口病高峰期,该院发热门诊每天平均接诊量最高峰近千人,医院在加派医护人员的同时,更是不断优化完善预约诊疗和预检分诊,做好科学调配安排。据悉,在发热门诊,所有患者采取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平均约1.5小时能出结果,院领导班子更是严抓院感防控工作,每天带队巡查督导,要求科室做好哨点监测工作。

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领全院上下用心诠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出别样的“博罗速度”。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被授予“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医院党总支被授予“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总支书记、院长林燕峰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党建红”闪耀“天使白”

拓展基层帮扶深广度

今年是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博罗县人民医院各支部纵深推进与乡镇基层党组织的结对帮扶,从卫生健康领域入手,打造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今年,在市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评价中,该院作为博罗县医共体总医院,以出色成绩排名市级第二。时光荏苒,在党建的引领下,博罗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走过逾两年的历程,自2020年启动医共体建设以来,该院充分发挥博罗县医共体总医院的地位优势,通过学科帮扶、专家下沉、双向转诊、“云会诊”等方式提升医共体各分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秉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县医共体总医院精准扶持杨村分院、石湾分院薄弱学科建设,两个分院迎华丽蝶变,造福一方百姓。不仅如此,为着力解决乡镇群众看病就医难题,该院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博罗县乡镇医院专科建设,拟用三年时间,以“科包院”的模式,为11个乡镇卫生院各建设一个特色品牌专科,其中,园洲分院骨科专科于2022年6月28日正式开科运行。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是山区群众的福音。在医共体框架下,该院积极推动乡镇地区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让身处山区的患者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作为县医共体总医院,已派出专家到各分院开展手术、专科、查房、带教、培训等。建立了医共体医学影像中心,实现了龙溪、观音阁等分院拍片,县医共体总医院读片出报告,解决了各分院没有或缺少读片医生的问题。

依托与“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关系,博罗分院的发展“马力十足”,通过医联体,两院逐步实现同质化管理。多年来,市中心人民医院派医疗团队对博罗分院进行学科共建,并新开设多个专科。截至2022年7月底,市中心人民医院累计派出24批次共86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长期派驻(超过一年)博罗分院开展工作,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与此同时,博罗分院派出132名骨干到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为期半年的培训。按照“全面帮扶、分批推进、资源共享、提升服务”的原则,通过管理合作,将省高水平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到县级医院,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

为了将医疗帮扶红利惠及更深的基层、更广的群体,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与贵州兴仁市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多渠道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帮扶。已派出3批共6位专家赴兴仁市人民医院开展长期驻点医疗帮扶工作,指导当地完成多项高难度手术。不仅如此,还有罗洪海主任医师工作室、董忠主任医师工作室落户兴仁市人民医院。

党员沉下去,党建实起来。依托“党建+共建”模式,该院党总支深入开展“部门下沉,共建一流”活动,与共建单位罗阳街道江南社区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党总支还组织前往龙华镇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深入挂钩帮扶村观音阁镇塘角村开展走访慰问、健康帮扶活动。

“党建红”赋能“天使白”

医疗技术突破新高度

医疗技术是医院的命脉,是发展之根本。在党总支的重视下,各支部充分激发党建活力,带领各科室攻坚克难,点燃“红色引擎”,激活“创新动能”,从解决临床重大疑难问题入手,突破技术屏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促使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

惠州市县级医院中首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惠州市县级医院中首次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博罗首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博罗首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博罗首例右心声学造影……依托与市中心人民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关系,该院完成的多项高难度手术实现县域“零”的突破,救治了不少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患者。目前医院已成功开展了肾癌根治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等142项新技术新项目。20项医疗技术获得国家级、省级“限制类技术”资质,医疗技术实现新跨越。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框架下,为提升专科医疗实力,该院积极推动专科联盟建设。2022年5月成立博罗县卒中联盟,此前还成立了博罗县域脑外伤、脑出血专科联盟;建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区”,2021年完成心脏介入手术1020台;建立惠州市首个“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成立了“不孕症与遗传病诊疗中心”,填补了技术空白的同时,开启众多家庭的幸“孕”之门。

在完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的同时,目前医院已完成胸痛中心(CPC)、卒中中心建设,以及心电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等平台,可提供快速有效的诊疗,最大程度挽救急救患者的生命。据统计,2021年医院出院人数超3.8万人次,其中疑难危重CD型病例数超过2.8万例,较2017年增长57.65%;急诊抢救成功率到2021年已提升至97.92%。

医疗技术是关键,专业人才是核心。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历来是医院领导班子关切的问题。在“市招县用”等多渠道方式下,医院不断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医技人员的占比逐年提高,目前医院的正式员工中,学历方面有博士1人,硕士28人。职称方面,有正高职称44人,副高职称175人。结合工作实际,医院将党风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相契合,并持续优化调整人员结构,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

“把优秀的人发展成党员,再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出色的干部,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林燕峰表示,医院目前共有8个党支部,医院坚持以党建带动业务发展,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员+科室+窗口”为纽带传导,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做到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改革“有力度”。

党建引领,踔厉奋进;医护履职,白衣逆行。在新形势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始终将人民健康置于最高处,深化拓展多渠道的“党建+”举措,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聚力打造优势学科集群,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谋百姓福利,惠百姓健康,实现“党建红”和“天使白”的完美融合,用奋斗和实干办人民满意的医院!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