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罢惠州诗人刘彦杰先生近300首诗词作品,我的第一感觉便只有两个字:惊叹。其诗词作品所展现出的艺术形象丰富多彩,诗韵特色铺陈有致,风格魅力自然典雅。
第一,诗路开阔,诗兴勃发,诗情洋溢。通读刘彦杰先生的古典诗词,开阔的诗路、勃发的诗兴和洋溢的诗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阅历颇丰,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角度,展现在笔下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写《思乡》,他喜欢“乡朋三五个,围饮话乡愁”;写《中年》岁月,他欣然畅述“激情犹似,雄雁飞天翅”;写梅花,他慨然吟咏道:“傲雪枝头绽,迎春俏立红”。细读刘先生的诗词,抒真情、写独景和吟佳句,是他一以贯之的追求。诗人常常怀着勃发的诗兴,真情吟诵。“无怨无仇,携手天涯度三秋”(《采桑子·同学会》),何等真挚与豪迈;“一年不绽花三朵,只长青枝满树丫”(《福建茶》),用细腻的笔触轻描茶树的花蕊和枝丫,极具画面感和独创性,令人眼前一亮,不落俗套。以上列出的句子,在他的诗词作品中俯拾皆是。诗路的开阔拓宽了他诗意的广度、厚度和真实度,而洋溢的诗情却是他潜心吟咏、屡酿佳句的必然结果。
第二,真情所致,笔力雄健、于细微处见精神。《四季如歌》全集作品所涵盖的主题是多样的,作者精心描绘的精神世界和人物景观是多样的,诗人所要抒发的、赞颂的、鞭挞的和铺陈的意念和主张也是多样的。作者以博大的深情与真情,驰骋自己的思绪与想象。有时似暴雨般激烈,有时似小溪般平缓,有时就像月光下清澈的湖面,而有时却像霜打的枫叶,都倾注了真情。遣词造句之间显现出雄健的笔力。“天地蒙霜,乍起春潮鸟望乡”(《采桑子·春临》),作者以鸟的“望乡”呼唤出少年的情怀与希望;“林密峰高坑邃,怎挡有志登攀”(《清平乐·高帮山》),虽是即兴之作,但字字有定力,难掩雄浑与阳刚之美。
第三,收放自如,豪气自溢,腹有诗书。刘彦杰先生的古诗词深情绵邈,但却不见隐晦曲折。他的诗词作品有时一泻千里,但能做到收放自如。诗人回乡省亲时,在寒意十足的冬风里,他感受到了水里的鱼性,于是便有了“水底游鱼尽兴徉”的句子;登山访古时,他又感叹道:“深山无古寺,何故弄禅声”(《登山》);而当时临春节,西湖观灯之际,面对璀璨的灯光照彻鹅城时,诗人心潮澎湃,于是赞叹道:“映湖山影欢声脆,取悦清风笑语兴”。好一个“欢声脆”,好一个“笑语兴”。(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