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各方发力织密反诈“安全网”

各地各部门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宣传,不断提升市民识骗防骗能力

2022年08月28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偶尔会接到境外诈骗电话,但是看的宣传多了,不用听都知道是诈骗,一般都会立刻选择拒接!”“刷单兼职、免息贷款、客服退款,有些套路往往是骗人的。”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惠州学生、年轻人及老人有关电信诈骗的问题,他们表示曾接到过通信诈骗的短信和电话,但是近年来,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等不同渠道看过不少反诈新闻和宣传,手机也下载安装了反诈APP,“现在反诈骗意识比较高,遇到不对劲的情况就立刻挂电话”。

近年来,惠州各地各部门创新方式,多措并举,让反诈宣传进社区、进超市、进公园、进广场、进家庭,持续掀起宣传热潮,有效提升惠州市民识骗防骗能力。

创新反诈宣传手段,增强市民反诈意识

为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惠州在反诈宣传的形式、手段、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使反诈宣传更加入脑入心。

日前,惠东县公安局联合惠州移动惠东分公司在该县首个反诈主题公园——南湖公园开展“全民反诈、你我同行”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反诈民警与中国移动工作人员通过耐心讲解、发放宣传单、现场问答、发放反诈礼品等方式,提醒群众个人信息不要透露、不轻信陌生来电、遇事及时报警。

南湖公园是惠东县中心城区市民最主要的健身、休闲地点,公园周边小区较多,不少市民每天傍晚都会来这里休闲、游玩。惠东公安创新宣传方式,在道路两侧醒目位置设置反诈提示牌,打造惠东县首个反诈主题公园,通过将反诈骗宣传融入公园景观之中,以实现反诈宣传精准覆盖,提升群众的防骗意识,让群众远离不法分子的侵害。

据悉,反诈宣传结合南湖公园的景观及特点,还结合真实案例,与环境匹配,设计创作了很多反诈元素融入公园里,并设置了200多块各类反诈宣传栏、警示栏,以及电子屏,让群众在游园过程中更加清晰直接地接受反诈教育,对反诈知识更加入脑入心。

“在公园播放反诈宣传视频、讲解反诈知识,对我们老百姓很有用,能帮助我们了解防诈骗知识,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惠东居民陈女士说。

反诈宣传不停歇,守好学生老人“钱袋子”

除了推出线下活动、打造主题公园,惠州坚持线上线下多管齐下,打好反诈宣传组合拳,通过在官方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发布高发诈骗案例预警和作案手段分析,提醒广大民众时刻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如适时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反诈防诈科普宣传,揭露常见诈骗招数,让警示宣传成为常态。

8月初,在惠城区金山湖片区置业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在《惠州日报》上看到过一篇报道《惠州电信提醒:警惕7类高发通信诈骗》,“报道里提到了‘免息贷款’骗局,正巧我最近接到一些电话推销贷款,看了报道才知道自己差点陷入骗局。”

暑假是大学生寻找兼职的高峰期,那些号称轻松简单、“躺在家里动动手指”刷单就能够赚钱的兼职,背后很可能暗藏骗局。被问到是否看过相关兼职信息时,不少大学生都表示,“心动三秒钟,但实在是看过太多诈骗案例了,知道肯定是骗局。”

大学生珍珍告诉记者,她关注了微信公众号“惠州反诈”,公众号上发布过很多刷单兼职骗局,因此她在找兼职时,只要看到“刷单”字眼就直接跳过。

老年人防范意识不强、对现代网络了解不深,加上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许多被骗老人在遭受财产损失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情感压力。为此,惠州积极向老年人宣传“电话欠费”“短信中奖”“低价旅游”“子女遇险急需用钱”等多种诈骗手法,提醒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

家住市区桥东的退休老人张先生告诉记者:“社区、物业经常会上门宣传,提醒我们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对可疑电话或者短信有疑问的,要及时打电话给公安机关,或者向亲友询问核实。”他经常能在电视、报纸及小区宣传栏看到反诈宣传,知道不能贪图小利,并时时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