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十年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全省第五城地位日趋稳固

2022年09月01日惠州日报惠州日报
字号:T|T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开栏语:这个十年,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维度、一段砥砺奋进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抢抓历史机遇,勇于担当作为,锐意开拓创新,扎实办好惠州的事,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跑出“加速度”,大步迈向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今日起,《惠州日报》推出“非凡十年·惠州答卷”系列报道,全面回顾总结新时代10年惠州各领域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激励全市上下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十年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惠州经济发展势能集聚、跨越发展的十年,也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迈上新台阶的十年。

十年来,惠州地区生产总值一路跨过三千亿、四千亿,直逼五千亿大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977.36亿元,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多;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广深佛莞后广东又一“万亿工业大市”。2021年人均GDP82113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5.36亿元,分别是十年前的1.61、2.27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全省第五城地位日趋稳固,大步迈向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站在中海壳牌二期观景台向外望去,管道纵横交错,油罐鳞次栉比,大亚湾石化园区大半景致尽收眼底。

时间回溯到2020年4月22日,一场横跨太平洋的世界级牵手,全世界目光聚焦惠州大亚湾。当天,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在大亚湾石化区启动建设,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时隔不到一个月,5月1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两大全球“巨无霸”项目的落户,成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惠州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坚持大抓实体经济不动摇,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稳定有效投资,引进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实力不断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中海油炼化二期、中海壳牌二期、TCL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首期部分投产,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恒力(惠州)PTA项目、惠州LNG接收站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太平岭核电一期1、2号机组加快推进,项目扎堆抢滩成为“惠州现象”。

“进驻惠州是正威深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步。”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惠州是香港、澳门及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流、信息流扩散及转移的首选之地。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项目作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惠州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近五年来,惠州新引进投资超50亿元的引领性产业项目42宗,投资总额21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速领跑全省。

在大亚湾区石化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大亚湾区安全生产首席顾问蒋兴镛看来,重大项目不仅能够获得大量投资,更重要的是,借助它们产生的“虹吸效应”,可以吸引更多中下游配套企业入驻,从而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

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

走进大亚湾石化区恒力(惠州)PTA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已封顶的建筑物,该项目安装将全面收尾,逐步进入设备试车及系统联试阶段。这个年产500万吨的项目是广东产能最大的PTA项目,将填补惠州PTA产品空白,助力惠州乃至广东石化产业链建设更完备,为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仲恺高新区,华星光电、佰维存储等企业园区毗邻而起,厂区内外运输车辆来来往往,不少厂房大楼正紧张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弥补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核”的短板,进一步提升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不仅如此,惠州还拥有全国配套最齐全的“基板-面板-模组-整机”全产业链发展集群,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模组和电视整机一体化生产基地,电视产销量、电视面板市场份额均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积累,惠州产业已由散转聚、由大转强,构建起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2+1”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

——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提速,加速迈向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大亚湾石化区引进了中海油、壳牌、埃克森美孚、恒力4家世界500强石化巨头,国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已建成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100万吨芳烃的年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扩规提质,联动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拥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涌现出TCL、德赛、华阳、亿纬锂能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龙头企业,形成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11家企业上榜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100强,行业总产值4591亿元,居全省第三。

——生命健康产业初步形成以中医药为特色产业,医药、器械同步发展的产业集群,2021年产值377亿元。

近年来,惠州坚持大抓工业发展,锚定“2+1”现代产业集群不动摇,坚定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的主阵地,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2020年5月,惠州出台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以打造“3+7”工业园区为抓手,把工业园区建设成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形成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为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惠州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将用地规模和指标优先布局到“3+7”工业园区,推行全方位服务机制,加速优质项目入园发展,保障项目建设提速。如今,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凭借国内首个“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建设项目,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实现了传统炼厂生产方式的更新迭代,建立起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炼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州市时达创马达有限公司,先进的自动化马达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一条线一天可以生产2万台马达……

这是惠州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惠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大产业大平台,紧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惠州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截至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3.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1.8%,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至225家;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64.1%和43.8%;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为2050家和1862家。

在惠东稔平半岛,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主装置区全面建设、总部区投入使用。两大科学装置入列国家“十四五”规划,预计2025~2026年建成投用,届时惠州可集聚国内外约1500名科学家等科研人才,成为全国第一个建有两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的地级市。

与此同时,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总部区加快建设,引进12个高端科研团队。依托两大科学装置和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积极推进同位素研发、重核素合成等重大科研项目,促进离子膜、超导加速器等一批科研成果落地。推动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河桥科教城、稔平半岛清洁能源新技术综合应用试验区。

当前,惠州坚持创新引领,全力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打造珠江东岸创新资源重要聚集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