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中学

建设省级“双新”示范校 多把尺子“量”人才

2022年09月09日惠州日报教师节特别报道
字号:T|T
<p>    惠州一中秉承“砺志、善学、创新”的校训,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多元成才。  由学校提供</p>

惠州一中秉承“砺志、善学、创新”的校训,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多元成才。 由学校提供

<p></p>

<p></p>

<p></p>

<p></p>

<p></p>

<p></p>

<p></p>

<p>    蓝新容    惠州市优秀教师</p>

蓝新容 惠州市优秀教师

<p>    高扬眉    惠州市优秀教师</p>

高扬眉 惠州市优秀教师

<p>    王静    惠州市优秀教师</p>

王静 惠州市优秀教师

<p>    周庆平    惠州市优秀教师</p>

周庆平 惠州市优秀教师

<p>    程文娟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p>

程文娟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

<p>    孙功旺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p>

孙功旺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

<p>    唐令波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p>

唐令波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

<p>    何永青    惠州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p>

何永青 惠州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p>    李海霞    惠州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p>

李海霞 惠州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p>    许英信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p>

许英信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p>    张剑文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p>

张剑文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p>    古耀宇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p>

古耀宇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p>    许雯文    惠州市教坛新秀</p>

许雯文 惠州市教坛新秀

在“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新高考的考试内容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认识问题、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为人处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我市唯一的省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以下简称“双新”示范校),惠州一中秉承“砺志、善学、创新”的校训,紧紧围绕“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的目标,坚持党建引领,驱动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效能,释放发展活力,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建立更加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用多把尺子“量”人才,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多元成才。

如今,惠州一中建设“双新”示范校已初具成效,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名校过程中迈上新台阶。

顶层设计 明确重点任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惠州一中以“新高考”为导向,以“双减”政策为指引,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以提升课堂效率为重点,细化措施、明确方向、选好入口,逐步推进教学改革。

惠州一中在创建“双新”示范校的过程中,积极做好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新课程新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多元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学校制定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明确全面落实新课程的重点建设任务:一是加强新教材研究,创新教师校本研修机制,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深化教学改革;二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构建基于学生终生发展的德育体系,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边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打破单一的分数标准,建立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用多把尺子“量”人才。学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拓展课的训练等。

教学变革 学生结合兴趣特长选课走班

建设“双新”示范校,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课堂创新”是两个重点。为增强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各学科与时俱进,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的系列研讨活动,以适应新高考的变化。

学校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中教育全过程,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及学年或学期任务安排,系统有序地设计内容,指导学生兼顾“喜欢的”、“需要的”与“擅长的”,将自己的兴趣、个人的特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理性选择考试科目。学校还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磨砺成长,而不仅仅是在教室里凭空想象。

新高考选科对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不小的挑战。如何做到“因人施策”、“因类施策”、“因科施策”?惠州一中的答案是“选课走班”。学校制定了选课走班指南,规范学生选课流程与调换机制,让学生的选课有流程、有规则。同时,向学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在调研学生选课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较为充分地了解高考政策与高校专业,把握社会行业趋势与职业特点,在结合自身兴趣特长的基础上进行选课走班。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潭活水。在选课走班教学中,学科教师既承担教学工作,也承担班级管理职责。学校通过教师培训、专题研讨、共享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科教师的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引导任课教师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选课倾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评价变革 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多元成才

“双新”示范校建设是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和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新高考也创新性地提出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综合素质评价反映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对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惠州一中基于自身历史传统与发展趋势,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通过课程与育人方式创新,不断强化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课程,让学生在特色课程与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素质与能力,同时也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方面以课程规划为抓手,加强课程供给能力,开齐、开足、开好各级各类课程,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强化优势课程,优化教学方式,凸显学校育人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多元成才。

学校开设了20多门校本课程,形成了科技艺术节、校园十大歌手、社团达人秀、舌尖上的一中、学农研学等品牌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实践与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留下了美好的校园回忆。

管理变革 以管理创新助力“双新”示范校建设

新高考改革涉及一系列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对高中的基本职能、教学方式与评价内容产生了全方位影响。

惠州一中不断强化师资配备与条件保障,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学校教学空间,适应选课走班要求,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师统筹协调与供给能力,缓解选课带来的教师“潮汐”问题。另外,着力提升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适应高中选课走班、学生指导与综合素质评价带来的复杂要求。

新高考改革是“教、考、招”联动的系统工程。为此,惠州一中积极邀请高校走进高中,让学生走进高校,打破高校及专业的神秘感,让学生能够以平常心理性面对选课。学校还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向家长、社会宣讲新高考理念,为高中发展与新高考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教师风采

陈素芬

惠州市优秀教师

20年教师生涯,陈素芬老师一直坚守教育教学一线,有近一半时间担任高三英语教学。她坚信“陪伴是最好的告白”,用真情和真诚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从教以来,陈素芬先后获得学校优秀老师、“四有”好老师、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第十七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优秀辅导老师等各类奖项近50个。

黎慧姬

黎慧姬老师一直担任南湖校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她秉承“让学生获得真知,更要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追求”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激兴趣-激知识-激能力-激做人”的教学风格,被评为惠州一中“四有好教师”、“181”高效课堂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惠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十佳”教师。

刘玉成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

刘玉成老师从教以来,坚持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常怀温和宽容之心、达观阳光之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知识素养影响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师、优秀网上教学教师等荣誉,所带班级在2022年的高考中成绩突出,深受学校领导、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梅晓灯

“用热爱和奉献绽放最美的光”,这是学生对梅晓灯老师的评价。从教13年,梅晓灯先后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中学生高中生物学联赛优秀辅导教师、惠州市第四届“十佳生物青年教师”等荣誉。

梅晓灯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激情,享受与学生相处的乐趣,学生们跟她也很亲近。在学生面前,开心、用心的梅晓灯永远在线。

吕付国

惠州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吕付国,物理高级教师,坚持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等理念,为人师20年,一直从事着初、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专心、守职、尽责,全身心地投入,是他对爱岗敬业的初心诠释。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钻研新的教育理念,真心诚意地爱着他所教过的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对他们体贴入微,以良好的师德影响他们,以积极的情感感染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引导他们,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邓佩华

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从教29年,邓佩华老师在惠州一中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曾担任初中部办公室负责人、德育处主任,高中部办公室副主任、工会副主席等职务,但不管在哪个岗位,她都展现出“小身板、大能量”的特质。邓佩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上好每一节课,在校级、市级、省级优质课比赛中均获得好成绩。

魏法英

惠州市教坛新秀

作为年轻教师,魏法英老师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效果好,成绩显著,获得校领导、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并获评惠州一中优秀班主任,成为惠州市头阵计划卓越班主任培养对象和“广东省强师工程——义务教育统编教材三科骨干教师(历史)”重点培养对象。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黄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