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陂林场人坚守生态文明建设初心,保护好每一片绿水青山。
航拍水东陂林场。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秋日,惠州市国有水东陂林场中的三红蜜柚种植基地进入了丰收季节。放眼望去,一个个成熟的柚子如足球般大,鹅黄色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腰。今年,水东陂林场中的柚子总产量预计达70万斤,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超过200万元。
这正是我市市属国有林场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水东陂林场地处惠州博罗县、龙门县和河源东源县三县接合处,林场经营总面积9.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47%,青梅基地1000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7.1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1.3万亩,生态公益林合共8.4万亩,占总面积的91.3%,成为惠州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之一。
水东陂林场创建于1979年,前身为国营鸡笼山林场水东陂分场,历代林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守护一川河水、一脉青山。近年来,我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保护好每一片绿水青山。2017年,水东陂林场被确定为我市现代化林场建设示范单位。如今,水东陂林场人一如既往坚守生态文明建设初心,共同描绘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图景。
改革
大力支持林场经营管理和发展
水东陂林场属桂山山脉体系,为低山丘陵地形。在秋天到此行走,林场山林间的植物在凉风的抚摸下,显现出愈发浓烈的色彩。水东陂林场创建于1979年,是市林业局直属的国有林场,主要负责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林场辖区原有李洞村和荷树塘村两个场带农业行政村,两个场带村均为革命老区,总面积3万多亩,受地域条件限制,经济比较困难,各方面发展较为落后。按照国有林场改革的要求,2017年10月起场带村全面脱离林场管理,正式划归博罗县公庄镇管理。
随着市属国有林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项改革措施的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对林场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市林业局将水东陂林场确定为现代化林场建设示范单位。
守护
从“靠山吃山”到绿色发展
作为我市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之一,水东陂林场内蕴藏着种类繁多的资源。林场内植物资源丰富,针叶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和杉木,阔叶林主要以樟科、壳斗科、桃金娘科等热带、亚热带的种属为主,共有维管束植物910种,隶属于168科485属,占广东省5731种的15.9%。
林场内常见脊椎动物有23目46科10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三线闭壳龟、穿山甲、白鹇、大灵猫等19种。林场内鱼类资源绝大部分属亚热带鱼类,常见种类有鳗鲡、鲮鱼、白肌银鱼等。
凭借着优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再加上国有林场改革的大好机遇,水东陂林场上下备感振奋。“随着‘两山’理论的提出,加上市属国有林场改革的推进,对我们林场的职责和使命重新进行科学定位。”水东陂林场场长罗武鸿说,近年来,水东陂林场摒弃了过去“靠山吃山”的发展路径,转到了以生态保护优先促进绿色发展的道路上。
展望
提质升级建设省级森林公园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对林场下一步发展方向,罗武鸿心中有了一幅蓝图。“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建设省级森林公园,争取纳入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罗武鸿说,围绕这个目标,水东陂林场将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全面提质升级,在种绿、护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使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罗武鸿介绍,未来,水东陂林场将以建设“六道一中心一驿站”为重点,筹建游客中心、门楼、会务中心、科普馆等。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对部分生态低效林进行改造,发展油茶、柚子、柑橘、青花梨、茶叶等林下经济项目,实现林场发展多元化。软件方面,林场将着力建设远程调度中心,既为山林防火做哨点,也可辐射周边农村地区,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力量。
林场人故事
01
黄伟强:林场就如自己的孩子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荷树塘村村民黄伟强自童年起,便与水东陂林场结下不解之缘。黄伟强回忆,8岁时,他就时常耳闻大人关于建林场的讨论。“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没少跑到林场周边玩耍,从小看着这片山头渐渐变得葱绿。”黄伟强感慨道。机缘巧合下,黄伟强在刚步入社会之时,正是这片林场给了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1991年,刚年满18岁的黄伟强正式入职惠州市国有水东陂林场。从这片青山绿水的旁观者到参与者,他深知角色变化所赋予他的重大职责。来到林场之初,他主要从事基层采伐管理工作。“当时哪有什么交通工具进山,林场干部职工唯有只身徒步走到工区,既辛苦又耗费时间。”他回忆道,从场部到深山里的工区,最远距离至少有10公里。以前,黄伟强和他的同事常常背着一把刀、一壶水和一份盒饭,一大早便出发,即便遭遇恶劣天气,也不能阻挡他们巡山的步伐。
目前,黄伟强担任水东陂林场副场长一职,成为林场生态工作推进的关键人物之一。从一开始负责采伐的“砍林者”,到今天管理建设的“造林者”和“护林人”,他的职业生涯无疑是水东陂林场发展导向转变的一个缩影。在改革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后,水东陂林场再也不需要为创造经济收益而大规模砍树。坚持“两山理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早已成为黄伟强等老林场人的新追求。
林场之于黄伟强,就如自己的孩子一般,他既目睹过筹建初期的艰难,也经历过陷入低谷的阵痛;如今,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迎来了林场最难得的发展机遇。谈到自己11年后便要退休,这位林场人难掩不舍之情。在他心中,早已把自己和水东陂林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02
陈云清:一草一木皆是情
陈云清是水东陂林场一线老护林人的代表之一。自1989年退伍后被分配到林场算起,他在这里度过了33年光阴。“我最早做的工种是抚育员,经我手养护的树木,年龄最大的也有32岁了。”在谈到自己的“杰作”时,陈云清十分欣慰。在他眼里,这片山和林就是自己矢志不渝的热爱,一草一木皆是情。
在部队服役期间,陈云清曾是炮兵连的一员。炮兵的经历极大地磨炼了他的心性和品格。上世纪90年代的林场条件十分艰苦:由于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尚未普及,陈云清只能步行到深山工区。路途遥远,他经常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准备。“这点苦不算什么!”回忆起这段经历,陈云清十分豁达,30多年如一日,凭着一把砍刀、一份赤诚全身心投入巡山护林。
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到身经百战的老林场人,陈云清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水东陂林场。2000年后的10年间,市属国有林场曾陷入一段低谷期——由于受限额采伐、林木生长周期长等因素制约,全场经济效益遭遇滑坡,大批林场人只能外出谋求生路。当时的陈云清,小孩在上学,家庭经济压力很大。“面对当时微薄的薪水,说实话,我也动过离开的念头。”陈云清说,经过一番挣扎,他最终毅然选择了坚守。
如今,陈云清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北斗巡护终端系统以及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将日常巡护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科学。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正如他当年来到林场的初心一般,他希望自己种下的每一棵小树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见习记者陈相成 通讯员梁宇 郑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