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飞鸿(左)生前工作照。 图片由亲友提供

致敬英雄
这个中秋假期,住在惠城区水口街道的老张一家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中秋前夕,他们永远失去了大儿子张飞鸿。事情发生在9月7日凌晨,完成了一天工作的张飞鸿因为多看了一眼朋友圈,挽救了一名跳江女子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没能平安上岸,生命定格在29岁。
人物名片
张飞鸿,1993年出生,祖籍福建泉州,生前是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建设与道路事务中心征地业务部综合协调组的副组长,工作认真,孝顺懂事,热心助人。
被救者回忆
“感觉有人一直把我往岸边拉”
9月9日,记者在获救女子小英(化名)工作的店里见到了她。小英披散着头发,眼睛红肿,神情有些茫然。回忆事情的经过,她难抑悲痛和愧疚:“是我对不起他的家人,是我一时想不开,造成了他的不幸。”
小英说,近段时间,自己家里发生了一些事,她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心里很难受。9月6日晚上下班后,她一个人在外面闲逛,并于23时54分发了一条朋友圈,流露出低落的情绪。而后,她打车来到位于市区江北的东江公园,“想吹吹江风。”
过了一会儿,她收到了张飞鸿发来的信息。“他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他又问我在哪里,我说在东江公园。”小英说,“他好像正好经过东江公园,然后就过来找我,陪我在江边坐了一会儿。”
小英说,她认识张飞鸿有半年时间了,张飞鸿和同事有时会到她工作的店里吃饭,为方便订房加了微信。中秋节前夕,店里出售月饼,张飞鸿及其同事找她买月饼,联系稍微多一点。“他人很好,很支持我的工作。”
小英回忆,他们在客家女雕像附近的江边聊了将近二十分钟,张飞鸿劝她不要想那么多,“要趁着年轻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顺其自然。”
可是,小英对张飞鸿的劝说没有听进去太多,“我就觉得活着没意思。”小英说,她“一时想不开”,并趁张飞鸿不注意,跳进了江里。
“跳下去之后,我感觉有人下来了,一直拉着我的手,把我往岸边拉。”小英回忆,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放开了她的手,或许是因为她体重较轻且没有挣扎,很快就浮起来了,“然后有个开船的把我拉上了岸。”
事后,小英回忆:“可能他松开我的手的时候,就已经沉下去了。”
而后,警察来了,小英被带到派出所了解情况。7日凌晨3时许,她由家人接回家。早上9时许,小英打电话询问张飞鸿的情况,得知张飞鸿已离世后,忍不住痛哭起来:“我的命是他给的……是我对不起他的家人,我很难过,很内疚。”
家人回忆
孝顺懂事,本来计划今年底办婚事
比小英更悲痛的是他的家人。9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张飞鸿家里,他母亲和女友在张飞鸿房间里痛哭不已,父亲和弟弟也是神情悲伤,“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张飞鸿的父亲老张回忆,7日凌晨4时许,接到医院和派出所打来的电话后,他立即从工作地龙门驾车赶往医院,并恳求医院“无论如何要把飞鸿抢救过来”。遗憾的是,当他赶到医院时,张飞鸿已经离世。
“飞鸿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老张用沙哑的声音说,儿子很好,孝顺懂事,“我还指望他以后帮我撑起这个家呢!”
老张说,张飞鸿的女友是湖北人,两人相识相恋至今已有四年多。2020年春节前夕,说好了全家到湖北去提亲,但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只能暂缓,一直拖到今年,本来计划年底把婚事办了,没想到永远办不了了。
获知飞鸿离世的消息后,当时在福建老家的张飞鸿的妈妈和弟弟,也在第一时间赶了回来。张飞鸿的妈妈一直难抑悲痛,好几次哭倒在张飞鸿的房间里。
弟弟小张想起哥哥的过往也是悲伤不已。小张是一名大二学生,比哥哥小9岁,“我上高中放假的时候,哥哥只要有空,都会开车来学校接我,因为我坐公交车回家要一个多小时。”小张说,“上大学后,他经常会问我够不够生活费,即使我说还有,他也会转钱给我。”
张家的亲属闻讯纷纷赶来安抚,并到江北派出所了解情况。他们从派出所了解到张飞鸿是因为跳入江中救人而离世,“飞鸿会游泳,但是水性不好。”
江北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7日凌晨1时许,接到群众报案说东江公园客家女雕像附近有人跳江。民警赶到现场,女子已被救起,并无大碍。沉下去的男子(张飞鸿)随后也被救上岸,救护车立即将男子送到医院抢救。经民警走访现场钓鱼人士和询问被救当事人等,了解到当时现场没有发生争执或打架的情况,女子是因自身家庭原因等导致情绪低落且有轻生念头。女子跳江后,男子也随即跳下去救人,岸上的人见状马上往水里扔了救生圈,附近的小船也开过来帮忙救人。小船上的人先把浮在水面上的女子救起,再去救沉下去的男子。不幸的是,男子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同事回忆
业务能力强,非常热心助人
张飞鸿离世,他的同事们也一时难以接受,“好几天都没有缓过来。”
张飞鸿生前是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建设与道路事务中心征地业务部综合协调组的副组长。记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电脑还没有关,桌面上除了各种资料,还放着一些零食和药品,桌子底下放着一袋防疫物品和蛋白粉等。
“他当晚应该是想回办公室加班的。”小金口街道建设与道路事务中心主任廖志鹏说,“在事发前几个小时,我们还在一起加班。”
廖志鹏说,因为9月7日上午有一个重要的征地现场会,6日晚上他和张飞鸿等同事一起在办公室加班,晚上8时许张飞鸿赶往惠城区自然资源局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接工作。“晚上9时许我还打电话问情况,飞鸿说还在对接中,一切顺利。”廖志鹏说,听到这样的回复,他就没有再跟进了,“这样的现场会,他参加过很多次,他办事一向扎实,我很放心。”
怎料,第二天早上6时许廖志鹏就接到张飞鸿离世的消息。他脸没洗、胡子没刮就赶去了医院,“飞鸿就这样走了,太可惜了。”
在廖志鹏眼中,张飞鸿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爱将”。“他业务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解决问题能力更强。”廖志鹏说,张飞鸿此前在惠城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也曾挂点小金口的多个征拆项目,他的业务能力大家都十分认可。近几年小金口街道征拆任务繁重,人手不足,去年11月,小金口街道办事处领导把张飞鸿“要”了过来。
廖志鹏说,张飞鸿来到小金口街道工作后,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并解决了很多征地历史遗留问题,村民和村干部都对他称赞有加。
同事们说,因工作的特殊性,他们这个部门时常加班。张飞鸿家住水口,但为了方便工作,他在离办公室不到100米的地方租了一间房,加完班可以就近回宿舍休息。
在同事眼里,张飞鸿不仅业务能力强,也非常热心,找他帮忙,只要能做到,他都不会推辞。因此,对于张飞鸿救人的善举,同事们都不觉得意外,“但没想到他会因为见义勇为而离开”。
小金口街道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晓敏回忆,今年4月,他曾请张飞鸿帮忙整理撂荒耕地图斑不可复耕的证明材料,“这里面涉及好多征拆项目的资料,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时无从下手。想到飞鸿这方面比较专业,我就找他帮忙,但这并非他的分内工作,他本可以推辞的。”陈晓敏说,可是飞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连续加班两个晚上把材料整理好,“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得知张飞鸿离世,陈晓敏发了一条朋友圈:“生活上的朋友,征拆工作上的战友,饭桌上的酒友,一路走好!”
房浩宇既是张飞鸿的同事,也是好兄弟。“那天早上接到电话,我下楼赶去医院,双腿都是软的。”房浩宇说,张飞鸿原本计划今年年底结婚,“他邀请我做伴郎,如今再也没有机会了。”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骆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