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又降 财该怎么理?

2022年09月23日惠州日报金融周刊
字号:T|T

继今年4月个人存款利率下调后,近期,多家银行再度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国有大行都下调存款利率了,是不是意味着钱存银行不‘划算’了?”消息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好不容易攒“胖”的“钱袋子”,如果不存银行,还能放在哪儿呢?

3年期定存下调15个基点

15日,建行在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明确表示于9月15日起调整存款利率,调整后,活期利率为0.25%;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

对比该行此前公布的挂牌利率,可以看到此次调整后,活期利率下调了5个基点,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下调15个基点。

工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等国有银行也于同一天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定期存款整存整取3个月年利率为1.25%,6个月1.45%,一年1.65%,二年2.15%,三年2.6%,五年2.6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利率为1.25%,三年和五年为1.45%。

随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相继下调存款利率。根据官网信息,恒丰银行调整后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95%,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3.1%,略高于其他股份行;其他股份行调整后存款挂牌利率基本一致,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85%,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为2.65%、2.7%。其他各档定期存款、零存整取、通知存款等也都有所调整。

如按照存款10万元计算,各家银行存款利率在下调后与下调前相比,1年定期存款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少了100元,2年定存利息减少200元,3年定存到期后利息减少最多,共减少450元。

对家庭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这并非银行首次调降存款利率。今年4月,多家银行就调整过存款利率,其中2年期、3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

今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

对于存款利息的下降,不少银行人士表示“预料之中”。

“近一年,贷款利率大幅下行,银行息差压力显著加大。特别是年初以来五年以上LPR合计下调了35BP,将对2023年息差带来巨大的压力,倒逼银行降存款利率。”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本次下调以利率自律定价机制的形式进行,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各期限存款利率上限下调,将对银行压降存款付息率发挥积极作用,缓解息差压力。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大中型银行带头下调存款利率,可以带动银行业整体揽储成本下降。预计接下来地方性银行将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存款利率下调对于居民家庭的储蓄和资产配置等会产生很多影响。储蓄利率下降,会使得大家理性看待储蓄行为。存款利率下调进一步说明市场化的调整动作,银行后续存贷利差可以回归正常水平,也有助于后续房贷方面更好地投放,尤其是低利率的房贷投放。

优选长期产品锁定利率

当听闻银行“降息”时,普通投资者往往会陷入思考:既然今后在银行存款的收益要“缩水”,跑赢通胀不现实,这笔钱到底该怎么规划才好?

对此,有银行人士分析表示:“由于目前股票、基金市场表现低迷,银行理财不再保本,收益也大不如前,所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存款仍然是稳健理财的好选择,尤其是期限较长的国债和大额存单,可较好锁定长期收益。”

虽然储蓄国债和大额存款的利率也在下调,但相对于定期存款利率还是略有优势的。其中,储蓄国债的购买门槛低,100元起,9月份最新发行的储蓄国债的利率为3年期3.05%,5年期3.22%;而大额存单的购买门槛较高,需要20万元起,但利率也相对更高一些,而且,大额存单还可以转让,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转让,利息损失更少。

不过,记者查询发现,各家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的额度还挺紧张,部分中长期限产品已经售罄。我市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坦言,以目前的利率形式来看,利率水平或将持续下行,大额存单利率也可能将跟随市场下调。“建议有购买需求的投资者,尽量提早购买,锁定利率。”上述银行人士建议,抢不到新发售大额存单的投资者,可以试下到银行的大额存单转让专区“捡漏”。记者在一家银行手机银行大额存单“转让超市”看到,有多款大额存单正在等待“接手”。

当然,此次存款利率下调虽然意味着定期存款的收益会变少,但不建议普通投资者一股脑儿将资金都转移到风险性更高的理财、股市、基金产品上。一般来说,在降息周期下,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会进一步下降。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后,购买理财产品要更加谨慎小心。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