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消防救援站全力守护石化园区消防安全

建立“一企一册” 及时处置险情

2022年09月27日惠州日报大亚湾
字号:T|T
    大亚湾区海陆消防救援站队员在进行消防演练。

大亚湾区海陆消防救援站队员在进行消防演练。

大亚湾区海陆消防救援站(以下简称“海陆消防站”)现有消防救援人员45人,其中指挥员6人、国家队消防员39人。2008年3月,大亚湾区公安消防特勤中队正式成立,为海陆消防站前身。2018年,大亚湾区公安消防特勤中队正式转制为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石化大道特勤站,今年7月14日整建制迁移至大亚湾石化区滨海大道海陆消防站。

连续作战的“最美逆行者”

2015年4月,福建漳州古雷开发区一化工企业发生爆燃事故,大亚湾区公安消防特勤中队收到市消防总队调令,紧急前往福建增援。到达现场后,增援队投入战斗为前方作战消防车加注泡沫。谈起那次外援任务,现任海陆消防站指导员的高晓仍记忆犹新,“我们除了要忍受强烈的灼热感和烟雾呛鼻的不适,还要时刻警惕火势蔓延、可能再次发生燃爆的危险。”最终,在当地及各地增援的消防队员共同努力下,罐区明火被成功扑灭,保住了周边联合装置和整个厂区。

今年6月,清远英德及上游地区遭遇长时间持续降雨,导致全市范围内不少地方浸水受灾,石化大道特勤站队员紧急前往清远英德开展救援抢险、灾后重建工作。队员们到达当地后便马不停蹄开始清淤消杀,现任海陆消防站中队长叶文豪回忆道:“当时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村道两旁除了有大量淤泥还有腐烂的家禽家畜,由于道路狭窄,我们只能用简易的工具进行人工铲除。”队员们连续作战20多个小时才完成清洁,抢占时间确保了灾后道路畅通和灾后环境卫生安全。

“现在我们依然延续着特勤中队的优秀作战传统,围绕‘灭大火,打大战’的中心任务,苦练消防技能和战术,不断提高战斗力。”叶文豪自豪地说。据了解,历年来,队站共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1人立一等功、7人立二等功、24人立三等功。

石化园区的“安全守护者”

光荣的消防特勤中队成为过去,整建制后的海陆消防站承担了新的使命。近年来,海陆消防站相继承办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作战编成、总队石油化工灭火救援和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两个能力”试点建设,并承办了全省石化园区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现场会,全面提升了大亚湾石化区风险防控能力,为全省其他化工园区消防治理提供了样板和路径。

走进位于大亚湾石化园区的海陆消防站,72米举高喷射消防车、53米登高平台消防车、防化洗消车、排烟灭火机器人等设备依次排开,威风凛凛。海陆消防站队员白深超介绍道,消防站主要承担石化区应急救援及消防安全检查任务,以及增援其他辖区消防抢险工作。除了常规的消防作战训练,海陆消防站还需对石油化工灭火救援进行针对性训练,注重补充学习化工知识。

“发现原油漏出,马上前往处置。”8月22日,在东达石化公司,海陆消防站与该公司联合开展了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演练模拟了企业巡逻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报警,海陆消防站接到警情后马上启动应急预案,使用防化洗消车对泄漏化工品围封堵漏,并对现场进行洗消。“与企业联合演练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把演练当成实战,时刻以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心保障园区安全生产。”

除此以外,海陆消防站每周对石化区30多家化工企业开展巡检,检查各单位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备是否老化,要求企业及时消除消防隐患点。队员们在巡检过程中,也会针对新建、改建的石化生产设备与石化企业认真交流,从企业生产产品特性、生产工艺流程,不断更新充实石油化工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叶文豪说:“我们还建立了石化企业‘一企一册’,能在险情发生时快速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有效处置。”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 黄旭新 见习记者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