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秉持“惠心仁术,济民安康”宗旨,守护一方百姓生命健康

“医”心向党守初心 “医”心为民担使命

2022年09月29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景。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景。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东江之畔,惠城桥东,浓缩了惠州城市地道的市井烟火气,更有着城市厚重的文化与记忆。惠州历史最悠久的医院——已历经九十五载岁月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坐落于此。该院前身为创建于1927年的教会医院“惠安医院”,随后历经多次改名,于2009正式定名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惠州三院”)。近百年来,医院始终秉持“明德至善,医道至诚”的院训、“惠心仁术,济民安康”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护一方百姓生命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获中国医学人文最高荣誉“全国人文爱心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被授予“惠州市先进集体”“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医院获评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标准版房颤中心、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国家级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国家级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国家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肺康复专科护士/康复师培训基地等多项国字号荣誉,喜获多个“惠州首家”……荣誉的背后,是惠州三院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砥砺奋进,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作为、新担当、新成就。

筑牢“红色根基” 凝聚奋进力量

2009年,原“惠州市人民医院”更名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如今,这所医院内2500位医护同仁聚首,1500张床位开放,年门急诊服务群众180万人次,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探寻惠州三院发展壮大的路径,惠州三院党委书记邹忠平的回答铿锵有力:“旗帜引领方向,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时间指针拨回到2013年12月,惠州三院党总支正式升格为党委。多年来,医院将党建工作融入医院发展大计,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践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确保医院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在医务人员中大力倡导“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加强党建引领医院的全方位建设。

“我是党员,我先上!”党旗所指,就是行动方向。作为惠州市定点收治医院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惠州三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构筑了“院内防控救治、驰援武汉荆州、网上问诊咨询、正常诊疗、核酸采样检测”五条战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工作。5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方舱医院和8名重症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荆州,展现了惠州援鄂医疗队奉献担当;迅速腾出三个隔离病区,以7天时间及时完成急诊检验室改造;全院职工全员皆兵,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后备志愿服务队驰援有需要的抗疫一线岗位;扎实高效推进核酸检测工作,近三年检测总量达250万人次,居全市前列,最高单日核酸检测量达13000例次;高效组建医院核酸采集队,派出1700余人次,高质量圆满完成本市及深圳、东莞、广州等地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采样量达280余万例,还抽调检验骨干赴上海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为广东省“网格化”防控体系阻击疫病传播,确保排查隔离“一个不漏”,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作出了积极贡献,被惠城区委、区政府授予“惠城铁军”荣誉称号。

近两年来,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筑牢困难群众健康防线,惠州三院党委组织382名党员入户对接山区382户健康帮扶结对户,进行“一对一”健康帮扶,让健康帮扶结对户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党建领航全面激活了惠州三院“红色细胞”,塑造了该院挺立潮头、无惧风雨的筋骨。2020年,惠州三院党委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惠州三院被惠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惠州市先进集体”,被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发动“红色引擎” 擘画发展壮阔图景

“这1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第二阶段是‘传承创新,行稳致远’。”惠州三院院长李雪松以16字表述了惠州三院10年的变化历程。

从医院的规模上看,10年以前,惠州三院还是一个比较破旧、规模比较小,整体素质不高的中小型二级甲等医院。2016年7月,作为市、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的惠州三院综合大楼全面投入使用,医院日门诊接诊能力从原来设计的800人次提升到5000人次,住院床位从2012年的650张增加至1400张,从根本上改变了惠州三院陈旧、落后、拥挤、流程不畅的面貌。

与此同时,惠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实现资源整合,原四院正式改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院区,并于2016年1月正式开诊。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惠州三院本部二期项目、横沥分院项目均于11月20日正式动工。经3年创建,惠州三院成功晋级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从2012年到2022年,10年过去,如今的惠州三院拥有两个院区(院本部、东院区)、一个分院(横沥分院),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现代化三甲医院,目前已建成建筑面积为14.3万平方米,在建本部二期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在建横沥分院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可达23.2万平方米。“二期大楼预计今年底封顶,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服务群众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李雪松介绍医院规划建设图时信心满满。

如果说医院前期的奋斗是“发展壮大、转型升级”,那么在李雪松看来,“传承创新,行稳致远”应该落笔于内涵式建设和提升,从行政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综合运营等方面发力,开拓医院发展新局面。精细化管理、三甲工作推进、医疗质量翻身、品牌提升、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医院一年一个主题,踏实地践行着每一个阶段性目标。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病有所医、医有所惠,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这既是广大群众的呼声,也是撬动医改的最大动力。

奋进者从来不会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2020年,惠州三院提出了打造质量、管理、服务、绩效“四个一流”的发展目标,力争通过5-10年,建设成为国内同级别医院中一流的平安、人文、智慧医院。“平安突出的是安全和质量,人文突出的是情怀和温度,智慧是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李雪松解释,平安、人文、智慧“三位一体”和质量、管理、服务、效率“四轮驱动”,是惠州三院践行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群众信赖医院的方法和路径。

打造医学高地 建设“5+3+5+N”特色学科群

获评惠州乃至粤东首个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牵头组建“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获评“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惠州唯一);获评惠州首家全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国家神经介入建设中心;获评惠州首个中国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国家级标准版房颤中心、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国家级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国家标准化心肺康复专科护士/康复师培训基地……多项国字号和“惠州第一”的背后,是惠州三院加强学科群建设,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综合实力体现。

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强院之基,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人才培养。作为一家区级医院,惠州三院大胆创新,紧随时代潮流,积极布局中心化建设。

李雪松介绍说,学科中心化绝不是各个科室在物理上的结合,而是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以该院神经医学中心为例,2016年,李雪松就把神经系统作为主轴线,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神经康复、神经医学门诊、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等多个学科整合起来,患者可以在中心完成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心理关怀、健康教育到长期随访等“一站式”全程诊疗服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短短几年时间,该院神经医学中心已一跃成为惠州乃至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亚专业最齐全、人员设备和技术力量最强的颅脑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

在此理念下,近年来,惠州三院积极走强中心、树特色、创品牌、优服务的专科建设路子,提出“5+3+5+N”特色学科群及其他一批特色专科及亚专科,着力打造并积极开展上下级专科合作共建项目,逐步形成了部分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发展品牌,使医院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其中,5是指5大医学中心(心血管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骨科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3是指新增3个医学中心(泌尿生殖医学中心、消化医学中心、眼耳鼻喉口腔医学中心);另一个5是指5个医学部(医学检验部、医学影像部、麻醉手术部、急诊医学部、重症医学部),N则指代了未来更多可能。

正是通过聚焦重点学科群建设,大力发展亚专科,医院不断放大自己的特色优势,全院学科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如今,该院学科建设和标志性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已拥有包含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惠州市冲击省级高水平重点专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等19个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含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发展项目)。同时瞄准尖端医疗技术,引进大型高端医疗设备“法宝”,拥有如神经外科KINEVO900机器人手术显微系统、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128层宝石能谱CT、西门子1.5T磁共振机、西门子数位平板血管造影机(DSA)等高端先进设备设施,为患者高效、安全看病保驾护航。

激发内生动力 构筑医学人才高地

7月13日下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暨南大学医学部正式签署“共建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协议”,标志着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落户惠州三院,将着重为惠州三院以及惠州地区培养医学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条件。

学科建设成果丰硕的背后,是合理的人才梯队保障。惠州三院管理层深谙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活水”,只有注重人才引进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早在2013年,惠州三院就成功创建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成为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后的第一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并与广州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参加学员达63人,开创了该院建院以来首期研究生教育之先河。

犹记得10余年前,惠州三院还是一家县区级二甲医院,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品牌学科。力图振兴的惠州三院领导班子数次远赴湖南考察,引进肖纯博士团队组建心血管医学中心,开创中心制的学科建设新模式。经过10年耕耘,如今心血管医学中心已成为惠州三院响当当的招牌,并成为惠州三院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催化剂”。在肖纯的影响下,大批高级人才来到惠州三院,迅速成为各学科的中坚力量。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该中心也建立起一套极富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每位医生的特点和兴趣,为其量身定制主攻方向和职业规划,通过传、帮、带以及外出交流和进修,点燃了更多医生的奋斗激情,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我们初期以引进为主、培养为辅,这样可快速补齐短板,提升学科能力。中期是引进培养相结合,现在是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每个阶段战略都不一样。”李雪松表示,经过95年的发展和积淀,惠州三院正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与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分阶段、分批次对医院青年骨干及“培英”对象进行“高级研修班”培养,未来还将为医护人员提供从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全流程的教育体系,为医院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动力。

与此同时,惠州三院还注重建立人文精神引领学科发展,让学科管理更有人情味和温度。近年来,该院神经外科、感染科先后获评全国“人文爱心科室”“白求恩医学人文实践科室”,李雪松博士、惠州援鄂抗疫英雄徐永辉等多位医生获得“全国人文医生”“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称号,惠州三院于2018年荣获中国医学人文最高奖——全国“人文爱心医院”,为惠州首家、广东省第三家获此殊荣的公立医院。这一切都佐证了惠州三院医学人文建设的新成效。2015年,医院牵头成立了惠州市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分会,组建了人文讲师团;2020年,惠州首家、广东第二家“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落户惠州三院;2022年,医院还成立了“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不断将最前沿的医学人文理念植入广大医务工作者心中。

从“生根”到“深耕”。这10年,惠州三院不断厚植创新理念,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建立分层、分类人才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环境吸引人才,如今医院名医汇聚、精英荟萃,并获批“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目前医院在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300余人,高级职称近400人,中级职称500余人,高等医学院校兼职教师200余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9人,正着力打造高学历、高职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全力构筑医学人才高地。

履行社会担当 践行公益为民初心

“多亏了这次筛查,及时发现我的身体问题,不然真演变成癌症就不得了了,真的太感谢惠州三院了,实实在在地为我们老百姓的健康着想,给三院和徐主任点个赞。”62岁的刘姨说。

原来,患者刘姨(化名)参加了“肠治久安”工程惠州市大肠癌筛查公益项目大肠癌初筛后,粪便潜血试验检测结果提示阳性,惠州三院“肠治久安”项目组立即致电刘姨,告知刘姨需要进一步做肠镜检查。刘姨到了医院后,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徐永辉马上开通绿色通道为她进行肠镜检查,发现肠道有多个息肉,其中最大的约有2厘米。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成功为其施行肠镜下病变粘膜切除术(EMR)。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病理结果提示结肠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肠治久安”工程惠州市大肠癌筛查公益项目是由农工党惠州市委会发起,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主办的大肠癌筛查公益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8月份正式启动,将打造成为助力“健康惠州”建设的特色公益项目。

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基本定位,该院在建设发展中不忘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公益本色,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将公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公益,已经成为惠州三院的品牌特色。惠州三院发起的惠州市耳聪工程公益项目,从2015年至2021年连续举办七届,筹募善款超过800万元,救助听障耳疾患者超过400人,其中包括250余名家境困难的听障儿童。此外,惠州三院还先后开展了“白内障复明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医疗救助、“关爱女性 幸福惠州”乳腺疾病免费普查、“慈爱救心”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救助、“足脊健·少年强”惠州市青少年足脊健康筛查、“笑脸重现”贫困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患者医疗救助等公益慈善项目……一系列公益活动,得到了来自上级部门的肯定——2020年,惠州市耳聪工程获评为“2019年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七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多年来,惠州三院积极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参加援非、援疆、援藏以及援川等医疗援助工作。积极开展扶弱助残和公益慈善活动,先后与社会各界爱心组织联合开展了筹募救助善款超过1000万元,惠及患者超过26万人,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惠州三院还把医联体建设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建立上下联通机制、整合医疗资源、服务基层群众健康的重要抓手,优质医疗服务下沉,让群众就医少跑腿,采取组团式精准帮扶的方式,对不同层面的医联体成员实施差异化帮扶,切实提升医联体成员单位的疾病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

东西部医疗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开展,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国家卫健委和中组部的文件精神,惠州三院组建了“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在2021年选派7名骨干医生的基础上,2022年又选派5名骨干医生进驻册亨县人民医院,坚持以党建引领“组团式”健康帮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组团式”帮扶工作,不仅“输血”,更“造血”,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为当地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十年振兴路,一曲奋进歌。站在历史长河中回眸,十年只是沧海一粟,但对惠州三院来说,却不同凡响。这10年,惠州三院收获的不仅是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更是下一个10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活力。

医者仁心,温暖着一方病患;不忘初心,照亮着健康未来。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惠州三院将把“十四五”作为医院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机遇时期,努力实现医院“四个一流”发展目标,逐步实现安全、人文、智慧“三位一体”,把医院建设成环境舒适、设备先进,诊疗规范、技术优良、流程便捷,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在珠三角东岸及粤东地区处于先进行列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型现代化、精益型、智慧型区域医疗中心!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欧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