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支持惠州“3+7”工业园区及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组织开展政银企项目融资对接(外贸专场)。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速度,也标注着奋斗的力度和攀登的高度。十年弹指一挥,十年春华秋实。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始终立足惠州发展实际,秉持为民初心使命,积极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分行和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用好用足政策工具、改进金融管理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谋划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聚焦惠州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民营中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充分发挥基层央行在支持辖区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有效作用,助推金融活水润泽惠州山河湖海,以实干为笔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答卷。
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信贷总量稳步增长
10年来,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主动作为、靠前发力。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在优化资金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8月,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5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政策性银行1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10家,财务公司1家,城商行5家,农商银行5家,村镇银行3家,外资银行4家。另外,有证券公司30家,保险机构59家。
信贷资金总量稳步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功能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坚持稳中求进,一手抓质量一手抓效益,信贷资金格局不断优化。截至2022年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247.17亿元,10年来增长205.79%,全市贷款余额9252.93亿元,十年间大幅增长433.27%。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住户和企业贷款实现双轨驱动,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2022年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1291.53亿元,是2012年末的3.1倍;中长期贷款余额7612.87亿元,是2012年的6倍。
信贷投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强,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在信贷投向经济重点领域方面,2012年末,惠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制造业贷款余额417.80亿元,2022年8月末,惠州市本外币制造业贷款余额1549.09亿元,是2012年的3.71倍,且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的同比增速几乎都维持在30%以上,远超各项贷款增速。另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2012年末仅有2131万元,2022年8月末已达到10.02亿元。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成果显现。
在改善薄弱环节普惠金融服务方面,2012年末,惠州市本外币企业贷款余额1013.31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447.37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44.15%;2022年8月末,惠州市本外币企业贷款余额3931.5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364.05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60.13%,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2012年末,惠州市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40.90亿元,2022年8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192.37亿元,是2012年的3.5倍,同比增速15.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信贷支持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用足用实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货币信贷政策,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多维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引导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成效显著。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用好用足长期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63.69亿元,支小再贷款72.74亿元,再贴现196.88亿元。
立足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密集推动多项阶段性政策工具落地见效。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积极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及新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加速落地,指导农发行惠州市分行向8个项目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4.69亿元,辖内农发行及6家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已提供配套贷款授信28.57亿元。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积极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辖内银行机构通过无还本续贷、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多种形式,帮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截至2022年8月末,运用普惠小微贷款延期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工具带动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中小企业办理延期贷款本金达249.6亿元,延期利息为3.9亿元,发放信用贷款29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6万多家。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的政策支持,组织落实好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为辖区公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和交通物流企业提供专项再贷款1680万元。
多渠道多部门发力 疏痛点通血脉补元气
全力推进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发展“输血供氧”。如组织开展首贷拓展专项行动。在惠州市市民服务中心设立线下首(转)贷服务中心,在“惠州普惠金融”微信公众号设立线上首(转)贷专区,同时引导各县区支行开设县级首(转)贷服务中心,目前已实现惠州各县区全覆盖。2022年来,全市银行机构办理首贷1948户,首贷金额68.42亿元。其次联合组织系列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牵头或者联合主办餐饮、乡村振兴、绿色金融、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等多场融资对接会,2022年授信金额累计达18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13家。此外,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组织法人机构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推动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行“免申即享”优惠政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项目的费率降低至不超过年化1.5%。推动出台“小巨人”专精特新贴息政策,对总额达到30万元及以上的利息支出给予比例最高50%、金额最高100万元的补助。截至2022年8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25.0亿元,同比增速达33.4%。
扎实做好农村金融,力促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联合惠州银保监分局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提高辖区银行贯彻落实支农信贷政策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联合市金融工作局、市农业农村局、惠州银保监分局组织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场活动,2022年来已通过融资对接会累计授信4.83亿元、续贷4200万元。组织全市银行机构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022年以来已成功对接19家重点企业,成功授信6643.5万元,发放贷款6133.5万元。组织汇编银行和保险机构乡村振兴信贷与服务产品,在人民银行“惠州金融权益君”和政府部门官网等线上平台刊出,并在融资对接会、首(转)贷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进行现场派发。截至2022年8月末,全市涉农贷款贷款余额达1192.4亿元,同比增速达15.8%。
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打通区域绿色发展“高速通道”。专项政策工具精准直达,撬动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通过人民银行总行设立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太阳能、风力发电等碳减排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21.82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26万吨,作为广东省首批试点地区,建立再贴现支持碳减排票据工作机制,办理惠州首笔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业务2000万元。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服务与创新力度,因地制宜推动辖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市金融机构结合惠州产业特色和企业实际情况,践行“绿色+特色”理念,不断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先后推出“环保贷”“绿票通”“节能贷”“绿园贷”“光伏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不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提升辖区绿色金融发展活力。指导机构依托“企业碳账户”+“供应链融资”全国首创“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推动制定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指导企业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挂钩碳市场履约债券和首笔绿色中期票据,推动绿色债券提高赋能绿色产业发展。推动博罗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全省首批13家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法人金融机构之一;指导辖区金融机构“绿色支行”“零碳网点”成功挂牌,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运营模式持续创新。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为613.24亿元,同比增长51.09%,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7.94个百分点.
筑牢基层央行履职压舱石 跑出金融为民加速度
与时俱进攻坚克难,提升国库服务质效,服务惠州千家万户。积极推动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渐形成以“3T”系统为核心的现代化国库信息处理及管理系统,有效满足纳税人缴税足不出户、收款人资金实时到账的需求。积极落实普惠金融相关工作,实现网上银行、微信等多元化方式缴税;助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以提高企业通关缴税效率;推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实现预算单位资金实时到账;积极落实小微企业等各项税收减免和留抵退税工作。应对数次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新型冠状病毒等突发社会事件,始终坚守岗位、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准确、安全拨付救急救灾资金,为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累计办理增值税、所得税、非税收入等各项预算收入8014.72亿元;办理涉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预算支出4763.27亿元;2019年至今累计拨付防控疫情专项资金13.16亿元。截至2022年8月末,中心支库成功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0096笔,退税金额121.72亿元,惠及企业9119户,帮助企业及时获得国家退税优惠政策红利,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热情和活力,营造全市良好营商环境。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一方面大力开展互联网信用报告查询宣传工作。通过多途径对互联网信用报告查询进行全方位、广覆盖宣传,在全市范围内累计设置49个个人征信自助查询代理点,服务网点数量跃居全省第一,已实现对全市各县区和主要镇街的全覆盖。2021年,全辖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超42万笔,受理个人异议超100笔。另一方面畅通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通道。2020年7月,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联合惠州市自然资源局、银保监分局共同开展广东省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系统的推广工作,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银行网点,在“不见面审批”基础之上,实现“全城随意办”。目前,惠州市实现了银行覆盖率100%、不动产登记机构覆盖率100%和线上业务办理率100%的“三个100%”。截至2022年8月末,全市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通过“服务系统”共办理业务超29万笔,办理数量居第二批试点城市的首位。
坚持“支付为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十年来,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坚持“支付为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支付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方面深入优化账户便利化服务与管理。指导辖区银行机构在做好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落实银行账户服务全流程标准化、账户风险防控规范化、账户服务便利化等工作。自2019年4月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以来,惠州市新开立企业基本存款账户16.7万户,同比实现三连增。其次持续用足用好支付服务减费让利政策,自2021年10月政策实施以来,推动辖区34家银行机构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累计减免账户服务、票据、电子银行、转账汇款、银行卡刷卡等7大类17小项支付服务手续费约1.3亿元,惠及48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时坚持以移动支付示范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移动支付普惠金融效用,持续打造乡村振兴“镇级引擎”。截至目前,惠州市共17个乡镇(街道)获得“广东省移动支付示范镇”荣誉称号,1个乡镇获得“广东省移动支付精品示范镇”荣誉称号,授牌总数居全省第二,移动支付覆盖医院、校园、公共交通、餐饮住宿、菜市场、商超便利等多个便民场景,创新探索了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与民生支付、消费扩容提质和产业振兴发展精准对接的新模式。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维护辖区平稳健康的金融环境。主动靠前防控风险。2022年,建立惠州重点法人房地产企业“弱信号”定期监测机制。与市住建局加强联动协作,出台《关于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额度管理的通知》。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大型出险房企风险,协同做好非法集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相关宣传和调研整治。强化风险预警,通过风险提示函和约见谈话等方式对4家机构进行风险提示。持续打击涉金融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专项行动、反假货币、打击地下钱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打击非法金融外汇活动、“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联合税务、公安进行侦办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全省率先开展存量个人银行账户风险分类分级管理。
金融赋能促惠州 涉外经济稳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和跨境人民币推广与创新,提高跨境结算效率,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随着惠州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惠州辖区外汇收支规模和跨境人民币收支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21年底,惠州市外汇收支规模、跨境人民币收支规模分别由2012年的490亿美元、436亿元升至2021年的960亿美元、1597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7.74%和15.53%。
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推动跨境资金和汇率风险管理率先发展。10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先后在全省、全国率先开展全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政策政策试点工作,进一步满足跨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实现跨国企业境内、本外人民币资金统一集中运营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支持TCL集团成为广东首家以企业名义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企业,对企业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财务成本起到非常有利的支持作用。成功落地全省首例财政资金直接奖补企业汇率套保政策和全省首笔“免保证金、免抵质押”创新产品“银担汇”远期结售汇业务,1-8月,惠州市企业套保比率17.44%,位居全省第三位。
落稳落准惠企政策,助力涉外企业纾困解难。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FT账户业务在惠州发展,助力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多项业务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积极申请在惠州落地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和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业务,截至2022年8月,已累计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2202笔,金额29.94亿美元,共支持辖内50家企业参与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纳入“优质企业名单”。强化科技赋能外汇服务,积极运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截至2022年8月末,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共服务企业98家次,办理出口应收账款融资金额折合约147.33亿美元。
做好做优简政放权,让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积极主动争取广东省首批运用资本项目收付便利化业务资格、推动落地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政策、广东省首笔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等,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登记、变更、注销、清算汇出“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搭建了低成本跨境融资渠道。试点以来已累计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741笔,金额4.42亿美元,笔数和金额均位居大湾区前列。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官思铭 贺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