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李向英 通讯员张金金 尚劲)今后,惠州各项惠民利企政策将“点对点”主动推送给重点目标企业和群众。记者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获悉,至今年10月下旬,我市将完成有关惠民利企政策的确认和录入,并试运行政务服务“主动办”平台,“点对点”将惠民利企政策及时推送给目标群体,变“企业群众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群众”,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建设政务服务‘主动办’平台,是惠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落实‘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推动政府工作从方便行政管理向方便群众企业办事转变的重要抓手。”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动办”平台将提升惠州政务服务质效,助推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企业群众找政策”变“政策找企业群众”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实施惠企便民提升工程。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惠民利企政策库,变“企业群众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群众”,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今年初,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就谋划搭建“惠服务·主动办”平台。为推进平台具有更强科学性、操作性和落地性,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到市工信、财政、民政等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摸底,形成平台建设思路及《惠州市政务服务“主动办”实施方案》,以业务应用为出发点,将数据精准赋能,打造“主动办”服务模式。
9月中旬,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数部门开展了市政务服务“主动办”平台系统培训会议,拉开了全市政务服务“主动办”的序幕。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搭建“惠服务·主动办”平台,收集汇总、分类处理各项惠民利企政策,引导各部门支撑平台建设;各部门、各县(区)负责后续的政策梳理、分析、把关、推送等具体工作,明确重点服务目标群体,做好政策归集解读,确认服务事项,优化兑付路径。
“主动和被动,只有一字之变,变的是我们服务群众的理念,变的是我们服务群众的效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通过建设政务服务“主动办”平台,公示公开全市惠企利民政策及相应兑现指南,主动匹配群众企业需求,实现政策主动精准送达群众企业,推动政务服务由“搭平台,等群众走进来”到“主动办,服务走出去”的转变。
据统计,当前我市“惠服务·主动办”平台已汇聚10类835条惠民利企政策,涵盖金融财税、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人才引进、产业扶持等领域的国家、省、市、区四个层级惠民惠企服务政策。
选取试点单位和县区推动利企便民政策和办事服务直达直享
为解决惠民利企政策集成度低、知晓率不高、落地不精准等问题,方便企业查询、应用政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取试点县区和单位,紧贴不同用户需求特点和关注重点,推动各项利企便民政策和办事服务直达直享,实现精准化匹配和个性化推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在市级,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市民政局等部门主导建设了高龄津贴特色主题库,并将我市第一批符合条件的目标群体数据推送至民政部门,实现高龄津贴“精准直达”“免申即享”服务,惠及我市78133名80周岁以上长者。
在县区,选取博罗县作为试点,将“主动办”相关工作列入《博罗县“营商环境综合提升年”行动方案》(博改委〔2022〕1号),大力推动特色主题库建设,实现更多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精准兑现,进一步巩固“主动办”服务。
据悉,我市将坚持智能分类为主、人工补充为辅,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对接市工信局的“惠企通”平台以及省财政厅的“粤财扶助”平台等,协同部门共同打造特色主题库专区。同时,将政务大数据中心“两人”(自然人和法人)基准档案与政策兑现条件相结合,建立办理条件智能匹配模型,对需要进行主动推送的政策、事项进行精细化、标签化管理,实现精准推送,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不断提升政策知晓率,更好支撑改善民生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