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 温暖守护

2022年10月09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大批基层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暖心守护,筑牢安全防线。

基层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织牢疫情“防护网”

奔走防控一线 时常半夜回家

10月1日早上7时,惠城区江北街道惠桥社区“两委”干部龚建勇的闹钟准时响起,他很快收拾妥当,简单吃了个早餐,便戴好口罩出门了。不到8时,他来到惠桥社区办公室,开始筹备防控物资,调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

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上午他在办公室“值班”。期间,除做好大数据核查外,他还要按照每天一访制的惯例,带上医护人员拜访隔离户,陪同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做好拍照监测,协助数据流转,确保核查精准到位、不漏一人。

惠桥社区管辖区域有佳兆业中心、德威大厦、双子星等写字楼宇,还有碧水湾、丽日百合等小区,常住人口约1.3万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者每天还需对辖区写字楼宇、小区、商铺开展疫情防控巡查。

国庆期间,惠桥社区每天下午4时到晚上10时在江北佳兆业广场开展核酸检测。龚建勇作为社区党员干部,需要下沉到核酸检测点,就地转化,担起“点长”职责。

作为“点长”,龚建勇除负责统筹现场的核酸检测工作外,还要协助同事、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不间断值守,采取小喇叭、文明劝导、流动查看等方式,督促核酸检测管理到位,严格落实一米线、佩戴口罩等防疫要求,当晚12时才回家。

“很多时候,下班回到家,孩子早已睡熟了”。龚建勇说,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几乎没有假日,哪怕下了班,社区工作者也时刻保持召之即来的备战状态。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曾镜明

博罗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做好“落地检” 筑牢防疫关

“请扫描场所码和‘粤核酸6’码,进行一次免费的核酸检测。”

10月2日,博罗县城中心客运站落客区的核酸采集室内,罗阳街道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定女正忙碌着,引导下车的乘客测温、扫码、实行“落地检”。

在落客区的核酸采集室内,身穿防护服的张定女熟练地接过核酸检测试管,撕开包装取出核酸检测采样拭子,通过窗口为落地的乘客完成核酸采集,一气呵成。类似的动作,她和同事一天需要完成上百次。

国庆假期,惠州市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推行“落地检”,在全市25个交通站场设置免费核酸检测服务点。在此期间,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派出两名医护人员进驻博罗县城中心客运站,引导到(返)惠旅客进行“落地检”。

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辉介绍,两名医护人员采取轮班制,根据每日客运站的具体排班情况确定值班时间,“确保每天抵达客运站的首班车与尾班车都能实现‘落地检’。”

“尽管工作辛苦,但这是很重要和有意义的。”张定女说,国庆期间的人流量增大,做好“落地检”可以有效推动防控关口前移,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作为疫情防线的‘守门员’,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沥林网格员国庆期间全员在岗

5天走访排查场所515家

“出门要把口罩戴好。”“每一个顾客进店,都要提醒他们扫场所码。”“老板,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好啊!”国庆期间,每走进一家店铺、楼栋、企业,仲恺高新区沥林镇网格化服务中心主任张志远和他的网格员团队都要完成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一系列排查工作。

沥林镇英光村一餐饮店10月1日开业,网格组发现其存在隐患。现场,张志远和网格员们拍照记录,并用手机将检查情况上传“沥林网格化项目管理系统”。紧接着,张志远填写并发放了一张“沥林镇企业、场所隐患告知书”,要求该店限时整改。

据介绍,沥林镇网格化服务中心将辖区所有单位、场所都纳入监管巡查视线内。该中心下设11个网格组+81个网格小组。国庆假期,该镇网格员全员在岗,以轮休方式,每人值班在4天以上。

“10月2日那天,我们刚刚关停了一家涉嫌诈骗场所。”记者见到沥林镇山陂村网格组组长温广辉时,他已连续3天参与了夜查行动。

山陂村位于沥林镇英山片区,属于工业发展的重点片区,流动人口多、出租屋多、商铺多。为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9月30日开始,温广辉同网格员们就开始了节前排查工作。“一天下来,我们至少要走访几十家店铺、楼栋。”温广辉说。

据统计,9月30日至10月4日,沥林镇网格化服务中心已走访排查场所515家;开展夜查13次;现场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车8部、清理明火煮食2家、清理违规住人4家、清理生命通道7家;发现未配齐消防器材17家、违法搭建1处。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魏怡兰 通讯员何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