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司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执行就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环”。今年以来,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落实“四讲四改”的要求,巩固深化执行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通过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落实“繁简分流”机制,打通查人找物难、变现难等环节,以高素质执行队伍建设,助推执行质效高质量提升。
通过一系列提效措施,上半年,该院执行局三大核心指标全部达标: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98.04%,同比上升1.81%(去年96.23%);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100%;执行信访办结率100%,实现综合管理指标和执行质效“双提升”。
准
依托执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执行团队心中有“数”
“执行指挥中心充分发挥集约事务、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基本职能,能起到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作用。”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钟浩龙介绍,在执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局每日的收案数、结案数等实时数据,“内部管理人员通过提取每位法官承办案件数据,做到每日提醒、每周通报、每月分析,让执行团队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不仅如此,依托执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分析,执行团队可对执行质效指标,尤其是在全市范围内低位运行指标、逾期节点、长期未结案件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监管,“以数据为导向,我们可以精准找到这些案件在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集中展开讨论,合力攻破。”
大数据信息技术不仅可用于执行团队内部管理,在协助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名下财产等方面,也大有作为。
以往,执行团队要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不仅要对接房管局,还要逐家银行上门查询,耗时耗力。如今,依托“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及多方协调联动机制,执行团队仅凭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就能对其名下车辆、银行存款等信息进行“地毯式”网络查控。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执行团队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查询到的财产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快
配强配齐执行队伍,为执行“换挡提速”
在坚持“简案快执、繁案精执”的原则下,区法院成立快执团队,过滤筛选出可足额清偿债务的金钱给付、刑庭移送的罚金类、行政非诉金钱给付等类型案件,以及通过向有关单位发送协助执行通知书即可办结执行行为类案件,由快执团队开展速查快执,实现执行工作集约分流解压。
让生效判决的“纸上权利”变成当事人兜里的“真金白银”,司法拍卖是重要手段之一。今年1月,执行局精选业务骨干,组建普执团队,以专人办专案的形式,集中攻关不动产处置案件。团队内设外勤组和内勤组,引入第三方拍卖辅助机构,以“司法拍卖+网拍辅助”模式,打造执行财产处置“快车道”。对于需处置财产的案件,该团队收案后,15日内即可启动评估工作,办案用时明显缩短。
如在执行某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内勤组于2月20日收案当天便摇珠选定辅助拍卖机构,外勤组、辅助人员于3月1日前往涉案房产进行评估并作出评估报告,3月30日挂网拍卖,5月6日拍卖成交,整个过程用时仅两个半月。对比以往同类型案件,用时缩短30日以上。据介绍,网络司法拍卖可以有效促进财产尽快变现,目前大亚湾法院也通过各种线上平台和宣传渠道,增加拍卖标的物的曝光度,促使标的物拍卖价最大化,尽可能提高司法拍卖效率,缩短执行财产变现周期。
暖
平衡善意执行,司法温度暖人心
在确保执行效率的同时,区法院坚持将执行的强制性与善意文明理念有机结合,切实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前不久,执行团队执行了一起房屋断供违约追偿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名下房产因断供致违约,被依法进行司法拍卖。由于被执行人患有抑郁症情绪不稳定,这个案件让执行团队一直很挂心。为了推动“案结事了人和”,承办法官多次前往被执行人家中,与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积极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他们的顾虑一一打消,还协调开发商免除了部分违约费用,尽可能减小对被执行人生活造成的影响。在法官的多方协调与沟通下,该案的申请人、被执行人和买受人最终接受了执行结果,本案得以顺利执结,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该案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了人大代表到现场见证执行、监督执行。这是近年来执行局坚持推行‘阳光’执行、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的做法之一,如今已成常态,它不仅有助于凝聚全社会尊重执行、理解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也为我们的执行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钟浩龙说。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 通讯员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