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中不断提升管理效能让更多学子享受优质教育服务

“一校五区”全新格局 创大湾区一流名校

2022年10月12日惠州日报教育
字号:T|T
    惠州一中南湖校区(初中部)。

惠州一中南湖校区(初中部)。

    惠州一中下埔校区(托管校)。

惠州一中下埔校区(托管校)。

    惠州一中田家炳校区(托管校)。

惠州一中田家炳校区(托管校)。

    惠州一中惠港校区(托管校)。

惠州一中惠港校区(托管校)。

    学生们开展有趣的课余活动。    惠州一中金山湖校区(高中部)。

学生们开展有趣的课余活动。 惠州一中金山湖校区(高中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建设教育强国,时不我待;办人民满意学校,只争朝夕。作为惠州市基础教育龙头、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排头兵、有着90多年办学历史和精神传承的学府,惠州市第一中学正以“一校五区”的全新格局、超万人的办学规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走在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名校的道路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一中人传承“奋发向上,福荫天下”的学校精神,践行“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党建引领,驱动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效能,释放发展活力,让更多学子享受优质教育服务。

党建引领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好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党的领导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

惠州一中是惠州市中小学首批落实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校党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带领全校师生团结共进,齐心协力办好教育。

9月28日下午,惠州一中党委新班子成立。该校党委书记李海媚在党员大会上要求全体党员树好标杆、做好引领,站在“一校五区”发展格局的新起点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齐心协力办好教育,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校党委要求,‘一校五区’都要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学校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同步优化,推进管党治党与办学治校有机融合、深度融合。”李海媚说,该校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推进党建融入学校管理、党建融入队伍建设、党建融入教育教学,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开展结对共建,构建“双培养”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惠州一中全面推行“1+1”和“1+N”的结对共建模式,由1名优秀党员教师与1名或多名非党员青年教师进行结对,带动非党员教师争先创优。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党委委员分别与一名或多名青年教师结对,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为该校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该校把党支部建在科组,构建“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机制,激励党员成为科组的带头人和教研骨干,鼓励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

该校党委还把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融入“三全”育人各环节。通过党建引领学校办学发展方向,建立“党建+”的管理模式,实现党建在处室、党建在年级、党建在科组,整体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落地生根。

学校要求每位党员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在学校落实“五亮”工程,即设立党员教师风采宣传栏“亮身份”振精神,开设党员示范岗“亮职责”作表率,开展党员示范课“亮承诺”敢担当,创设党建品牌“亮行动”聚合力,开展党员评定工作“亮成绩”促实干……惠州一中党委通过各种举措,在教学一线树起党旗,亮明党员身份,发挥好“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小组就是一座坚强堡垒”的作用。

立德树人

为每个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公园捡跑爱护环境、协助交警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引导游客预约进场馆、指引高一新生入学……今年暑假期间,惠州一中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在学校团委指导下,开展志愿活动46次,共有601人次参与,以实际行动展现一中学子的责任担当和当代青年的奋进形象。

惠州一中团委书记许雯文介绍,该校紧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广泛开展各项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开学第一课”感悟家国情怀,毕业典礼彰显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中,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围绕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疫斗争等重要节点和重大主题开展活动,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感;“庆祝建党百年微党课”的深入宣传,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

“提升各类学生活动主题的思想高度,加强对各类德育活动、社团活动的组织筛查审查,提升活动质量和意义。”惠州一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人刘筱荷介绍,该校本着“三预、三导、三全”的育人思想,对各类学生思政工作、德育管理、团建工作、社团管理等工作从预设、预判、预防入手,以疏导、引导、指导为主,努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让每个课堂都发挥铸魂育人实效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惠州一中基于自身历史传统与发展趋势,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通过课程与育人方式创新,让学生在特色课程与社会实践中提升素质与能力。一方面以课程规划为抓手,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统性融入课程教材。另一方面,强化优势课程,优化教学方式,统筹加强体育、美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稳步上升,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多元成才。

该校围绕“合格公民、行业专家、业界领袖”的人才培养方向,构建“公民素养、人文素养、体艺素养、生活技能、科学素养、领袖素养、学科拓展”等7大校本课程体系,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学校高中部开设了20多门校本课程,如刘烈洪老师开设的《向孔子求学——<论语>“学”读》从教材出发,在悟读原文、记诵经典中切问近思、促进修身、提升素质;袁建群老师开设的《心理情绪自控——彩绘曼陀罗》帮助中学生减压、降躁、解郁等。

学校形成了科技艺术节、校园十大歌手、社团达人秀、舌尖上的一中、学农研学等品牌活动,深受学生喜爱。53个学生社团中,“大榕树合唱团”“大榕树民乐团”“小发明家协会”“模拟联合国”“手工剪纸社”等社团在国际、国家、省级比赛中屡获大奖。

校学生会多次获评“广东省优秀学生会”,校团委多次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校心理协会多次获评“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校模联多次获得粤港澳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组织奖及最佳团队奖,翰墨书法社曾获“CCTV优秀节目选送单位”、“3000民族民乐走进迪拜世博会”项目合作单位。罗弋洋、王艺霖、韩巧燕等同学先后获广东省“南粤长城杯”大中学生电视演讲大赛和广东省“朝阳读书”主题教育活动“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演讲比赛一、二等奖。陈子龙曾获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朱彦臻、陈子龙同学先后荣获广东省“最美南粤少年”之“创新好少年”、广东“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教育教学

深化教师队伍建设,锻造“四有”好老师梯队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惠州一中着力建设一支“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学习)、“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个层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的教师队伍。惠州一中“一校五区”,现有在编教职工965人,校本部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近60%,下埔、惠港、田家炳校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近35%。校本部在职正高级教师5人,特级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惠州市首席教师60人。近10年来,惠州一中教师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30多个,市级课题近60个,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0多个,市级以上奖项近400个,发表(获奖)论文400多篇。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该校发挥名教师、市级省级骨干教师、市级省级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发挥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及惠州市“头阵计划”卓越教师“1+N”团队的效应作用,促进更多教师成长。集体备课、周周公开课等常规教研活动,深刻把握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借题发挥”说题比赛、解题比赛等活动,强化教师对高考试题的精准把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年级、学科组教师结构,让不同年龄的教师都能参与各项活动,使人人有进步、人人有收获。

持续推进课堂改革,教育教学保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惠州一中大力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学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基于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思想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形成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基于情境和任务驱动的“空间(space)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富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打造思维课堂。如英语科组统筹老师们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后,结合学生需求,搭建起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主题相互关联的完整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学习、提炼并建立关联,生成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在惠州市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说课展示(团体赛)中获得一等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校还优化学生学法指导,编印《惠州一中学法指南》,着力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智慧学习的能力。

文化课之外,惠州一中探索体育选课走班新模式,在提高身体素质基础上,培养学生至少一项体育爱好和特长;开辟校内常态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基于校情的劳动教育体系。

惠州一中作为首批16所省重点中学之一,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近几年来,高考屏蔽生数量稳居全省前列,大部分学生都能录取到双一流高校。在各类学科竞赛赛场屡创佳绩,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部分学生进入省队。2022年物理竞赛2人获广东赛区全国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25人获三等奖,获奖人数居全省前列。艺术生培养方面也卓有成效,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

教育惠民

“名校+”引领实现全方位提升

自2018年惠州一中教育集团成立以来,惠州一中领导班子更加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以“同管理、同教研、同评价、同结对”的管理方式,促进各校区在加强合作中同发展、同提升,将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位于仲恺高新区的惠州一中东江学校于2019年12月正式加入惠州一中教育集团。自此,一中东江学校在学校管理、备考交流、科组建设、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迅速发展,从2020年起连续三年中考总平均分跃居仲恺高新区公办初中第一名。

在惠州基础教育“扩容提质”的大背景下,惠州一中今秋正式踏入“万人大校”圈,形成金山湖校区(高中部)、南湖校区(初中部)、下埔校区(托管校)、田家炳校区(托管校)、惠港校区(托管校)“一校五区”的发展新格局。市教育局以惠州一中为主遴选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教育教学师资团队到托管校区、集团学校任教,力争在3~5年内取得成效,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在托管一年多时间里,惠州一中下埔校区在学风和校风方面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逐步增强。今年秋季学期报名通过审核的达680多人,比两年前增加了200多人,“名校+”引领办学显成效,生源逐渐回流。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惠州一中还将充分利用“一校五区”及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整合资源,探索六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周期进一步延伸到初中。从形式的探索走向内涵的提升,以教师的交流带动学校的转变,以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动,实现弱校变强、强校更强。

校内服务“做加法”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校内服务质量“做加法”,推动“双减”落地见效。惠州一中4个初中校区利用“双减”契机,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研工作、教学评价6个方面进行了体系构建和探索,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对“减负、提质、增效”的需求。与此同时,各校区立足校情、生情个性化探索课后服务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需要。如南湖校区结合“六个一”的培养目标推行“5+2”课后延时“组合式”服务模式,周一至周五下午,既有“辅导时刻”,也有“社团时刻”,还有“自主时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下埔校区则探索“一师一社团,一生一技艺”服务模式,以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让教师的专业光芒点燃学生的兴趣之光。

田家炳校区和惠港校区都是今年8月挂牌的“新成员”,也迅速开展了“加减法”有效探索。如田家炳校区把“双减”与课堂情景教学、作业分层设计等主题研究相结合,先“减”课内再“加”课外;惠港校区从学校硬件的规划调整入手,精心筹划课余活动,以活动方式的改变推动教学方式的改变,以课外之“加”促课内之“减”。

“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始终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惠州一中教育集团的办学目标。”李海媚表示,该校将在发展中力争先人一步、快人一筹,彰显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与作为。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陈霞 蔡曦